2)第一百二十九章 利益之争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材料的名字都是第一次听说,什么晶须、粒度、韧性,更是不明所以。

  沈兴把他当后起之秀,实际他就是个棒槌。

  沈兴继续说:“所以啊,钢铁和陶瓷不要割裂开来研究,要用发散思维搞材料科学。

  比如我们知道,以现在的条件很难制备陶瓷和钢铁的复合材料,根本原因是钢水和陶瓷的润湿性很差。

  如果我们能够有效提高二者的润湿性,就能研究出新的合金,或者表面涂层,工业和军事方面都会有广泛的应用。”

  陈立东频频点头,似乎听得津津有味,其实还是条烂鱼,充数而已。

  “小陈。”沈兴在讲了一段研究经历后,停了下来。

  陈立东赶紧答应着,“沈老您说。”

  “我有个想法,就是在蓝市这边设立一个实验室。

  我有几个学生,理论水平有了些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增加实践经验。”

  “啊?...啊,沈老,求之不得啊。”

  陈立东没想到沈兴会这么说。以他重生前的经历,请学术权威设实验室,那是非常高端的事情,市长说话都不好使。

  而现在,跟老爷爷聊着聊着,大礼包就来了。

  沈兴继续说:“咱们国内几个院校和科研所的实力我都清楚,大家的研究设施设备都一般。

  我的这些学生开展基础材料研究,需要新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这将是一笔较大的投资。

  我和学院争取过,也上报到了有关部门。

  你也知道,国家百废待兴,各方面都需要投入,这种基础性的研究只能安排在后边。

  现在啊,有的人还是喜欢能直接看到的东西,基础材料还是没人稀罕。”

  “沈老,您放心。”陈立东开口说道,“我这里的情况您也看到了,电炉一开,钞票还是能赚到一些的。三五千万也能拿得出来。”

  “多少?”沈兴追问了一句,“三五千万?”

  “是的。”陈立东点了点头。

  “几年?”

  “沈老,一年就能有这么多。

  我们集团政策是利润的百分之二十用来搞科研。根据我们统计的情况,去年不考虑建设实验室和添置设备的硬件投入,我们在研发人员的薪酬、实验材料消耗、专利申报和维权费用等方面的投入就达到了3000多万。

  昨天跟您汇报过,集团拿出3000万奖励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这3000万是我们股东应分配的利润,是不在科研经费之内的。

  而且,这3000万奖金主要奖励给了科研战线。

  所以,这么算的话,我们用于科研的投资算是6000万,嘿嘿。”

  “果然如此。来之前我收到了上边给我的内参,说了你们公司的情况,这也是我组团来你这里考察的动因之一。

  小陈啊,你那的情况我看也看了,听也听了。不知道我们这个实验室建在这里,会得到哪些支持呢?”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