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5章 老东北与新机床_工科生的华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种一般国企的标签。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来袭之后,这样的企业那几乎就是没救的,除了极少数的能够自救成功,绝大部分的中小级别的国企,都走上了要么破产,要么倒闭的道路。

  而后来剩下的那些,就是那些成功自救的,或者本身就有一定竞争能力的大型超大型国企。

  再经过各种政企分开,企业合并重组,职业经理运营,股份化改造等等手段,才又重新崛起了一些有实力的巨无霸国企,成为我们后世印象中的样子。

  而现在这个时代,就是这些国企最后的挣扎了,碰上个有本事的老总,像海尔的张瑞敏那样的,就是自此化龙飞升。

  但绝大部分的,却都是碰上个只会吃老本的老总,那就最后一路萎靡到底。

  牛的可以牛上天,惨的那真是惨到底,惨到尘埃里。

  (本来这里有些东北的下岗故事,这会儿也就是93年正式开始下岗潮,大概98年到达顶峰,可惜不让写了,感兴趣的自己去查吧)

  这个时代,可以说是风起云涌的时代,更可以说是泥沙俱下的时代,是英雄是狗熊,那真的都是厮杀出来的。

  所以,王旭往往在看这个时代的时候,充满了一种异样的情绪,这是一种亲历者独有的苍凉,既有对成功人物的敬佩,也有对牺牲者的同情。

  听着王霏讲那边的故事,王旭更是心有唏嘘。王霏拉着老那在那边捐了些钱,更是找了些唱歌跳舞的苗子,打算带回帝都发展。

  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也算是尽一点绵薄。

  不过,王旭倒是也让玉卓师兄留意一下那边的产业工人,这边可以适当地招收一些,毕竟王旭这里还是很多工作需要工人真正实现的。

  不仅仅是电子类的,其实机械类的也可以考虑起来了,机械加电子,加自动化控制,那就叫加工中心了,传说中的工业母机。

  王旭穿越前,已经很少有人提及这些个东西,毕竟国产的产品虽然还达不到顶尖,但已经不会被卡脖子了。

  毕竟国内的产品往往只是产品寿命上比不过进口的,但你要是真的不卖,国内也不至于没得用。

  不过这个年代,这东西才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众所周知,明珠这东西都是指国内生产不了的东西,其实,当后世王旭看到明珠都变成圆珠笔芯的时候,那心情真的是爽翻了好吗。

  经历过这个年代的人,不会不知道,这会儿的明珠有多少,那几乎就是到处都是明珠好不好。

  王旭一直没弄加工中心的主因并不是王旭这里没技术,而是这东西真不是大学玩得转的东西,所以他没有把这些东西拿出来而已。

  不过,其中的各种误差累计控制算法,各种检测器件,各种伺服电机,王旭可没少弄在项目池里。

  只不过,王旭并没有把他们真正组合成一个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