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55章 老东北与新机床_工科生的华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工中心罢了。

  王旭本来的打算就是等到下岗潮来了,自己这边也有了足够的资金积累,再进入这个领域,从四轴开始生产高精度的加工设备。

  依旧是只搞最高端,中低端放开技术和专利给别的厂家进行合作,这样玉卓师兄也不至于忙到死。

  加工中心这东西,并不是五轴的就比四轴的好,九轴的就天下无敌,其实,关键还是看你能加工的精度和尺寸。

  一台加工中心里的关键设备挺多的,王旭大部分都已经委托研发了,这一年多了,各种成果也都有了七七八八,这就是王旭动心打算开搞加工中心的底气。

  系统的加工中心等级非常高,主要是麦克风的外壳实在形状很复杂,毕竟要做得艺术性高,那造型就简单不了。

  明显是优质铝合金一次性加工完成的,能在那么小的空间里,镂空雕琢出复杂的花纹,轴数就少不了,至于精度,壳子本来不要求什么高精度。

  但估计是已经造了那么多轴的加工中心,精度太低了实在不划算。所以,虽然不是什么纳米级的加工中心,但是微米还是轻松达到的。

  王旭这里拆吧拆吧的好多子项目技术,都有严格的精度要求,目前还是挺难达到的,但是总体折腾出来,即便低一个数量级估计也能在国内大卖特卖。

  而且吧,这东西的精度还真不是完全靠着子系统的精度累计的,那样的话子系统得多高精度才行。

  系统精度是靠着补偿算法进行调整,才能达到那么高的,生长法中为了测定生长进度而研发半导体激光以及衍生的精细测量的子项目,其实这里也可以用。

  王旭大概捋了捋所需的子项目,现在差不多已经完善了,这是个大的系统工程,不仅仅需要技术和资金,更需要专业的人员。

  趁着北方大下岗,各种高级产业工人出现在市场上,王旭就打算借此时机,让玉卓师兄和自动化系去运作了,高精度的加工中心,可不是普通农民工能造得出来的。

  这也顺带解决了卓师兄整天地抱怨,嫌自己这边产品太少,都没什么可卖的了。

  这东西估计得烧一阵子钱,但是规模不大,毕竟不是从头开始研究,图纸什么的都是现成的,麻烦的还是组装调试而已。

  挂了电话,又一次唏嘘感慨了一下东北的形势,王旭就把注意力挪回三维特效这边来。

  这边主要是曾衍东在带队,实体那边是胡二水带队,而王旭则是两边跑。

  未来的经营会主要交由大东是CEO,而胡二水则更多作为CTO存在,所以,当王旭在这边开课之后,胡二水也跟着跑了回来,那边反而换大东去盯着了。

  现在三维造型团队差不多招了一百人,这还只是技术操作人员,后勤行政人事等依旧靠着王潮工作室提供套装服务。

  这些人大部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