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8章 空中摄影平台的设想。_工科生的华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8章空中摄影平台的设想。

  想了想,王旭又觉得没必要,这个项目的各种技术都会放置在技术池中,而有总和研究院都会有有限权限的。

  相信他们研究院会有计划的,这种眼看着能赚钱的买卖估计没人能够拒绝。

  不过,他还是根据已有的成果,又发布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针对正负极的各种材料的尝试,比如三元锂电池。

  同时,他还进一步发布了电池管理程序的研发计划,以及关于电池包和新型电池包装方式的研究课题。

  这些内容当然不是无的放矢,这个东西是和他的电动汽车计划挂钩的,这会儿的水木汽车系其实已经有了电动汽车的研究计划。

  只是由于材料和技术的限制,目前都集中在进行高尔夫车,游览车,体育馆内用救援车之类的短距离慢速度的小车子上。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水木在自动驾驶领域也布局得很早,后世出了好多自动驾驶领域的大牛,比如华为自动驾驶的陈逸伦,他就是电子系的本硕,丑国密歇根大学的博士。

  最近某音上特别热闹的问界和阿维塔,就是这位老兄带领团队搞出来的。

  其实还有更多人,特别是计算机和汽车两个系,出了不少在这一赛道的领军人物。

  这一世,估计会更多,谁让王旭几乎把电动车和自动驾驶需要的各种基础科技都提前点亮了呢。

  这其实也算是无心之举,王旭起家搞的就是人工智能,嗯,提醒一下各位,他不是搞材料的,那是玩票,他专业是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这东西,那就是一个万能的筐,逐步扩展的深度学习和广度学习,再加上各种算力的精进,以及海量参数的学习方法形成的各种大模型,这就慢慢扩展成了后世广为人知的各种人工智能。

  但基础,早已经在王旭和他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不断发表的一篇篇论文中打下了。

  最近一年多,自蓝光LED之后,王旭已经基本不在各种跨专业的论文中署名了,他几乎淡出了除凝聚态物理和人工智能这两个方向之外的所有学术活动。

  出论文的速度也没有再那么的夸张,一年几篇高质量SCI,都集中在人工智能和凝聚态物理的石墨烯领域之中。

  这样的水准,顶多算得上是妖孽,不能再说他是神仙了。

  一方面的原因是,别看只有短短的一年多,水木的教授们成长之迅速令人瞠目结舌,王旭更多是作为指引方向的存在就足够了。

  另一方面也是上面给出的韬光养晦的策略,话说如何隐藏一个闪亮的星星,当然是让他置身群星之中。王旭就是这么干的,让自己不再那么光彩夺目,把自己逐渐隐藏在群星之中。

  有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算法,自动驾驶也就是顺水推舟的事情,毕竟后世的自动驾驶基本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