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0章 奸贼李南_我生活在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了解了解市场。暗示他走出皇宫多了解民间疾苦和小官吏的欺上瞒下,暗含着告状的意思。

  结果没想到这位皇帝直接把“市场”搬到皇宫里,还搞出这么一出!

  不得不说皇家的人,天生思维模式就是跟吊丝不一样,哪怕他内在跟李南一样吊丝,也是个皇室的吊丝。

  这长安的公卿学士贵人们没有骂成李南,但是你以为李南就不挨骂了?

  “天不佑吾渭南,来个狗奸贼李南!”类似的话语随着李南的第一道命令,已经传遍了新渭南县的“民间”。

  “戕害百姓,勾结豪强,盘剥良民,邀名买直,国之巨奸也。”

  “李南,虎狼也,欲断吾县文华之气乎?”

  “非也,非也,岂不闻苛政猛于虎也,此僚酷毒,远胜来俊臣一流!”

  类似的言论,早在渭南的民间发酵和流传,狗奸贼李南的称呼,某些“良民”越喊越顺口,简直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当然,这只是一小撮坏分子,广大“方正君子”对李南还是大加夸赞,直叹文道大兴,还上书叩谢天恩,让渭南县来了这么一位好县令。

  所以,在方正君子们引领风潮下,李南在渭南县的名声就算不错,除了某些“良民”大骂他“居心叵测,邀买人心”以外...........

  李南究竟做了什么事,让一群“良民”好似被挖了祖坟一样,大骂狗奸贼?

  无他,只是他拿走了他们家里的书而已。

  作为长安来的大世家、甚至疑似皇室子弟,李南一上任,就直接表示对于渭南县本土世家那点“孝敬”看不上,并且在宴会间饶有兴趣地问:

  此地可有神童?

  原来是个爱名的,当地世家立刻问弦歌知雅意:这位长安来的、隔着八丈远都能闻到贵人气的新任县令,果然是来镀金的,这几县之地的产出怕是人家看不上,人家现在最需要的,应该就是名气了。

  要是县内出神童之名传到长安,怕不是让此人“政绩卓着”?

  于是他们投其所好,搜刮来了不少“神童”,什么五岁能诗,什么七岁能背《春秋》,反正稍微有点名气的,都送到了李南的面前。

  然而,他们都被李南身边的童子比下去了........

  小豆丁武崇敏一鸣惊人,不仅举止谈吐,让这些渭南县的士自愧不如,直叹今日方见到大家风仪,就连小豆丁的学识,也着实让他们汗颜。

  因为他们也算不出从1加到100是多少,而且那位孩童所做的“诗”,就是渭南县的才子们,也是自愧不如的。

  于是他们不得不感叹,不愧是长安来的贵人,身边的小童都有如此才学和气度,跟他一比,咱平日里当成宝一样的孩子也是个土坷垃。

  看到这里,李南就摇头了,看来渭南县文教不兴啊..........

  于是当地世家们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