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四十章 看他不顺眼!_重生后,权臣心尖宠飒翻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说等着尚书老了下去了,可以从翰林院或者旁的地方调个尚书过来,可是提携后生却也是重中之重。

  对于尚书这种重任,皇帝虽说是一视同仁,可是更偏向与,官宦之后。

  因为有些事,你不得不说,官宦之后的见识要比寒门子弟的高。当然,这也是大部分的人说的。

  寒门子弟想要出头,肯定也是可以的,朝中的位置有的是,但是二品以上的少之又少。

  至于那些连寒门都算不上的,可能到了侍郎的位置,已然是走到头了。

  这事乍一看好像不公平,可是对他们不公平,对百姓却公平的很。

  就好像冯兆安那么一个惊才绝艳的人,错就错在调回京城了,若一直在下头,也许也就没那么多事了。

  原本这话皇帝该跟吏部尚书闲聊的,可最信任的人还是沈秋河。

  也不是说让他直接插手吏部事物,而是在旁边盯着些,或者遇见什么人也可以留心。

  不过说起褚家来,皇帝自也想起了褚翰引了,他如今在兵部和吏部都任职了,下一步是不是可以往户部给调一调?各部都看一看,对他将来自也有好处。

  沈秋河一听这意思,随即明白了,皇帝是想提携褚翰引。

  “这事我还是得亲自跑一趟,问问褚家人的意思。”说的更透彻一些,也就问问他对未来的期许,想要走到哪一步。

  是不是那个料子,端就先看着。

  说完褚翰引,皇帝少不得提起乔文清,乔文清可以说是年轻一辈中最显眼的,纵然状元又不只他一个,可是才情却是头一个,“朕还得要瞧瞧,翰林院的位置,他得要继续坐着。”

  翰林院离着天子近,一个个都是读书人出生。

  更重要的是,几乎每个首辅都是从翰林院出来的。

  能不能担的上这个重任,日头还长,要继续看着。

  听了皇帝的话,沈秋河突然笑了一声,皇帝这说的自然,说起年轻一辈都不提沈秋河了,这是自动的将沈秋河提到高位,比那些人长了一辈。

  朝廷的事一说起来就没头了,扶麻那边打完仗了,四下太平,可是却不是充盈国库的好时机,还是得要节俭。

  而扶麻那边,沈秋河也选了值得信任的人在那守着,按照他的看法,驻军便是五年一换。

  一来,可以防止那些个官员跟扶麻勾结,二来却也是可以震慑其他小国,每到换军的时候,去扶麻的人是最多的,可以趁机展现国力,震慑其他人。

  国强民才会富,边关百姓才可以放心的去扶麻做买卖。

  扶麻那边的事情解决了,而后下头的方向,便是让百姓活起来。

  说着活起来,便是要修官路,四通八达,各地的东西能运出来,就能换成银钱。

  沈秋河这么一定方向,工部未来几年就有的忙了。

  除了修官路,既跟扶麻打交道,过海是少不得,那海陆上的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