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48章 上任!_韩警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刚落,中成集团的吴工从后面走了过来。

  “等会儿吧,到工地再拿,谢谢啊。”

  姜参赞起身感谢了一番,又回到座位上。

  在飞机上跟工程技术人员聊过,事实上同他们一起来也是外交部安排的,他们不是来南非做生意,而是搞建筑,确切地说是建新大使馆。

  姜参赞不知道韩博跟他们聊得挺深,不无感慨地解释道:“韩参赞,晓蕾同志,我们中国人来非洲发展也就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上世纪八十代,中国人西装革履地走在大街上,当地见到了会叫japanese,以为是日本人。

  那时很少有人会想到中国人能出国,能来南非。

  我到馆这几年,来南非的中国公民越来越多,许多旅游景点和路牌都是用中文和英文写的。以至于日本驻南非大使经常在我们刘大使面前抱怨,说日本游客到了南非,南非人见了都叫他们ese,把他们当我们中国人!”

  “这不仅说明我们中国人多,也说明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

  “是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非贸易额从只有几千万美元,到七八十年代变成十几亿美元,到2000年时就已经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06亿美元!因为来南非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对使馆的要求和工作量也加大了。接待国内的代表团组、领事保护等,这方面的责任也比过去大多了。”

  姜参赞到馆时间早,对此深有感触,接着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领事部门也就是一两个人员配置,一年就办几百个签证。到2001年我到馆,除了驻比勒陀利亚的大使馆设有一个领事部,包括领事参赞在内有四五个工作人员之外,还有驻约翰内斯堡、驻开普敦和驻德班三个总领馆。

  总领馆一般编制都在10人左右,加上使馆领事部,每年要发放大量签证,让南非人到中国做生意、访问或旅游。目前,我们南非使馆有60个编制,再加上三个总领馆,有将近一百个外交官。

  使馆的馆舍建设也经历这样的发展过程,我们现在的馆舍确实比较老旧,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外交工作的需要。等会儿一起先去工地,新馆位置非常好,在比勒陀利亚国宾馆南侧,等新馆建成投入使用,在比勒陀利亚大街上可以称得上是一景。”

  到底是搞基建的,三句话不离本行,说着说着竟说到新馆建设上去了。

  韩博对此挺有兴趣,听得津津有味。

  李晓蕾则跟后面那些第一次来南非的建筑工人一样,对周围的一切觉得很好奇,高楼大厦,绿树成荫,看上去挺好的,不像传说中的罪恶之都。

  就在她以为黄琴的介绍太过夸张之时,两个戴着墨镜、挎着冲锋枪,看上去既不像警察也不太像军人的白人,不知道从哪儿走到车门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