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章 农民的命根子_全职农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们灌迷魂药。

  这些天,他其实都在查阅相关的资料,将政策等研究得很透彻。

  比如,在国家政策的宏观引导下,对于一退双还农户而言,一定要认真落实“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坚持“谁退,谁还,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

  特别是“一退双还”的土地使用权要长期落实到户,使农民吃上“定心丸”,将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使退耕还林还草真正成为农民的自觉行为,这是调动农民治理积极性的一项最根本性措施。

  因此,国家、政府对他们即将实施的“退耕还草”举措,肯定是支持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支持,跟有物质方面的支持。

  丁亮相信,再加上张凡和梁经理他们给出的一些小承诺,应该可以说服村民,至少是一部分村民放弃耕种,建立牧场。

  “不要说那些虚的,我们就谈收益。”丁亮不停地说道。

  他板着手指给大家解说,耕种土地,每年大家也就是收获一些粮食。由于五谷杂粮价格平稳,有着国家的调控,是永远赚不到什么大钱的。

  “而且,你们也知道,我们村都是传统的耕种模式,产量等都已经落后。我们不转变思想,以后贫穷两个字是摆脱不了。”

  说着,看向所有人:“我们不为自己想,也得替后代想一想,别让他们输在了起跑线上。”

  一旁,张凡跟梁经理暗自无语,心想:你这是越来越胡扯了。连后代都不放过,还是人吗?

  不得不说,丁亮那小子能说会道,知道村民真真关心什么。

  他们能甘瘦清贫,却永远把孩子,把后代看得很重。他们可以贫穷,却不会穷了孩子的吃穿,不会穷了孩子们的教育。

  因此,此话一出,七里村的村干部,以及少数作陪的村民都沉思起来。

  “听我说……”

  张凡连忙打断:“还是听我说吧!”

  梁经理也点头,听见丁亮那小子说话,他就觉得头疼,尽管那小子有时候胡扯得是有那么点道理。

  七里村的村干部,还有村民们都连忙安静下来,静静地等待张凡的下文。

  要说他们最信赖的,无疑是外村的张凡。人家在黄石镇创造的传奇,一次次证明并非运气,而是真有能力改变一个地方的命运。

  如今,黄石镇那个村子不羡慕张家寨?不羡慕青田村、腾云村、杨义庄等?

  在张凡的干预下,那些村子都发了达,起码是前途无量。听说连镇长、镇书记等都公开表示,张凡掌握着黄石镇的经济命脉。

  这种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细数张凡的产业,蔬菜、水果、花卉种植,还有猪、鸡等的养殖,一年的收益有好几千万,甚至上亿。

  你要知道,黄石镇上一年的生产总值还不到一个亿,相当可怜。

  因此,真要说张凡能左右黄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