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五章 话痨丁亮_全职农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经沦落为被嫌弃的存在,严重阻碍七里村的将来发展。

  张凡纳闷道:“推倒干嘛?留着多少有点用吧?以后说不定还是历史遗产。以后新建一座桥梁就行。”

  他是听说的,那座石拱桥的修筑技术含量很高。建成的时候,别说他们七里村,在整个黄石镇也是名噪一时的。

  中国的石拱桥,在古代有一定的成就,在今天仍有发展的前景,过去有用的东西,今天仍在起着作用,因此,它是一份可珍贵的遗产,显示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

  刚刚看了那座石拱桥,张凡也不得不给以前的石工点赞。

  跨水架桥,意境之美,雕琢装饰,千姿百态,也是体现我国审美观的一种民族传统。建筑不论大小,工艺必须精益求精,如同一幅画图,不许有一处败笔。古代石工,都有一套过硬本领,都具有一定的美工水平。

  修建之前,砌筑拱圈前,应根据拱圈跨径、矢高、厚度及拱架的情况,设计拱圈砌筑程序,砌筑时,须设置变形观测缝,随时注意观测拱架的变形情况,必要时对砌筑程序进行调整,控制拱圈的变形。

  相比现在的钢筋水泥桥,古代的石拱桥无疑要求更高,一个差错,可能就会造成整座桥梁的坍塌。

  因此,那座石拱桥能不推倒就不要推,留着也不碍眼,桥梁本身就是一种建筑美,搭上风景,相得益彰,没有必要炸掉。

  梁经理嗤之以鼻,什么文物遗产,他是没在意的,但也不跟张凡争论这个问题。

  张凡是第一次来七里村,他发现七里村草坪很多,就连山上,高大的树木也不多,基本上是草地。

  第二个印象,就是牛多,一眼望过去,总能看到几个牛在休闲地吃着青草。

  其实,认真观察的话,还能发现这里的草很肥美,其中就有非常著名的牧草——黑麦草!

  根据张凡的了解,黑麦草,是饲养猪、鹅、兔、羊等畜禽的优质牧草,种草养畜是来一种种养结合的优良模式,是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的一条好途径,黑麦草是冬季牧草的最佳品种,它具有适应性好、易种植、产量高、营养好、适口性好的优点。

  看到这些,张凡忽然冒出一个念头来。

  “你们这,家家户户都养牛?”张凡忍不住询问道。

  七里村的村干部不经心地回答:“算是吧!反正草多,基本上不用怎么管,赶上山就行,跑不了。”

  丁亮却插口说道:“张师兄,您说我们村专业养牛怎么样?我看牛肉价格还挺贵的,前景应该不错。”

  牛肉贵,但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得起,所以市场也还算可以的。

  张凡有点诧异,看着丁亮愣了一会。

  丁亮见张凡不说话,他巴拉巴拉就说了一大堆,别说张凡头疼,就连梁经理也差点耳聋,有点受不了这种话痨。

  “停,停!主意不错,我们迟点再说!”张凡连忙打断丁亮的话。

  “行,那师兄我们晚点再聊这个话题。说到养牛,我……”见张凡一脸黑线,丁亮连忙止住话题:“不说了,不说了!”

  丁亮的老子狠狠地盯了一眼自己家的小子,暗中警告:你小子给我闭嘴!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