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四章:劝劝多尔衮吧_回到南明当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漫山遍野的聒噪声,纵是深夜又如何入眠?”

  洪承畴负手望着漫山遍野的军营,住在这些军营里的士兵有八旗兵,也有绿营兵。

  这十几万的大军在这里驻扎一天,就要消耗掉山东半个县的存粮。

  洪承畴几番上旨请求多尔衮暂停南征,于民休养生息。只是他是汉臣,还是盘锦之战后才归顺大清的汉臣。

  满清虽重用汉臣,但汉臣在满清高层眼里也是有三六九等的,越早降于满清的汉臣越是受满清高层的器重,在那些主子们的眼里,分量也更大。比如范文程,宁完我等人在多尔衮心里就站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很可惜,他洪承畴并不是这一等的汉臣,多尔衮虽然让洪承畴担任山东巡抚,统筹山东诸务,可偏偏就不给他洪承畴调拨一兵一卒,哪怕是绿营兵可不肯调。

  可见大清还是防着洪承畴的。这让洪承畴甚是懊恼,他在福建老家的名声和郑芝龙一样,早已经臭不可闻,还入了弘光朝廷的奸臣榜。甚至连他的名字也被移出了祖籍。

  要知道,此前他可是大明朝的封疆大吏,家乡父老们的骄傲,宗族内的榜样。

  名声臭了,大清又不重用他,这是洪承畴现在最大的烦恼。

  当然,还有多尔衮三番五次勒令他在山东征集足够的粮草军费,这也是让洪承畴十分头疼的问题。

  山东本来在大明朝的诸省中算不上穷,但也论不上富。

  只是几经战火蹂躏,又长期处于前线战场,山东诸地可以用一片残破来形容。

  要在这等残破之地征集十几万大军所需的粮饷,其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大清没有十几万大军云集山东,只怕山东的百姓早就揭竿而起了,反了他娘的大清。

  现在山东的百姓都是敢怒不敢言,甚至有百姓冒着严冬恶劣的天气以及被清军捕杀的危险南逃到大明朝寻求活路。

  长此以往,不出几年,只怕大清再想向山东征税,山东的百姓早就十不存一了。

  虽说百姓对于朝廷而言是可以不时收割的韭菜,但大清这哪里是收割韭菜,而是要将韭菜连根拔起啊。

  “明明崇祯十七年的明军还是那么的不堪一击,怎么就突然冒出一支新军,冒出一个让人难以捉摸的闽王呢?”

  孔有德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他出身自明军系统。明军有多烂他是亲身体会过的。无论是卫所兵还是营兵都烂到了根子里。只有将领们的少量家丁尚可一战。

  崇祯十七年的那次入关,他是信心十足的,一度认为只要打通山海关,不说天下,至少半壁江山将被大清轻易地收入囊中。

  现在大清虽燃如预期中的那样取得了汉家半壁江山,但都是残破之地。

  占领这些地区对于大清而言反而是个包袱,大清需要的是一个富庶之地为大清输血。

  只是在南明新军的阻挠下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