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八十三章:故地重游_回到南明当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通商之请朱琳泽,朱琳泽在思虑一番之后,还是同意了。

  “通商乃是互惠互利之好事,只要尔等在我大明海域奉我大明之法,我大明欢迎你们来此营商。”

  通商双方都有利可图,朱琳泽能接受和西班牙人通商,没理由将荷兰东印度公司拒之门外。当然,前提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大明的海域奉公守法。

  同时这也算是给安东尼·范·迪门一个台阶下。

  荷兰东印度公司接触大明的目的无非就是想和大明通商谋取利益。

  安东尼·范·迪门争取到了和大明官方通商的权利,回到荷兰对东印度公司也能有个交代,也能促使荷兰东印度公司更快地履行条约上的内容。

  双方谈妥之后在合约上签下了各自的姓名,并印了金印。

  这纸在后世被称之为《热兰遮条约》,荷兰亦称之为《福尔摩萨条约》对大明朝有这十分深远的意义。

  《热兰遮条约》是大明朝从一个陆权国家走向海权国家的正式起点,至此,大明的拓殖时代正式来临。大明朝的舰船从这里驶向七大洲四大洋,驶向现代化。

  条约签署完毕,为了表示诚意,朱琳泽释放了安东尼·范·迪门以及三百名荷兰船员,让他们回巴达维亚筹集欠款来赎人和船,以及赔付战争赔款。

  “台湾既已设府,当地的人口田亩,应当尽早统计出来,作为征税的凭据,至于番民,生番暂且不管,熟番须将其登记造册,将他们的人口给统计出来。”朱琳泽一面走一面对沈铁说道。

  “台湾府各地可以借鉴竹堑地区的先进生产建设经验,开垦新田,增设工厂。”

  竹堑虽然人口已经饱和,但台湾其他地区的人口尚未饱和,还可接受一部分大陆的流民。

  台南地区的民众多是来自闽南,为了安抚当地民心,朱琳泽封开台第一人颜思齐为开台王。

  当然,此举也意在削弱郑氏在台南民众中的影响力,这才是朱琳泽封颜思齐为开台王的用意所在。

  台南的事情处理妥当之后,朱琳泽便乘舟北上,前往竹堑。

  竹堑是朱琳泽的真正发迹之地,当初在南京,最多也只能算是小打小闹。到了竹堑之后,他才得以放开手脚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从而奠定了他今日的基业。

  朱琳泽在竹堑民众中的地位和神没有多少差别,竹堑人可以不知道弘光皇帝,但却不能不知道闽王朱琳泽。

  朱琳泽刚刚在竹堑下船,得知闽王来竹堑的消息,当地民众敲锣打鼓,鸣放爆竹欢迎朱琳泽的到来,比过年还有热闹。

  港口上早早聚集了数万竹堑民众,只为一睹闽王之风采。

  朱琳泽在他们心中和神的唯一区别则是神是虚无缥缈般的存在,而朱琳泽则是切切实实存在的人间真神。

  港口边上的早已经修建好了商业区,商业区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