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八章:骑兵北上_回到南明当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番本王多次邀请先生出山,先生皆辞而不就,此番先生主动来访,倒是让本王十分诧异。”

  对于宋应星兄弟的到来,朱琳泽倒是颇感意外,意外之余感到有些欣喜。

  朱琳泽麾下能工巧匠不少,但通文墨的能工巧匠却很少。

  更不用说宋应星兄弟这等精通多门学科,在很多领域的造诣都颇深的科学人才。

  “当今天下,能救民于水火中者,非闽王莫属。”宋应星笑道。

  此前他以为闽王不过是想窃取权柄的权藩。现在看来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朱琳泽两度北伐立下不世之功,安定江南半壁,已经改变了宋应星对朱琳泽的看法。

  “先生来的正是时候,早先本王还在和陆长史商量兴办大学堂之事,本王想聘请先生为大学堂的教授,为大学堂的学生传道受业解惑如何?”

  让宋应星兄弟投身科研和教育,所产生的价值远比让宋应星从政来的要大。

  当然,这还要看宋应星兄弟的意思,要是他们想重走仕途之路,朱琳泽也不会强人所难。

  “若先生想谋求个一官半职,只管开口便是。”朱琳泽补充说道。

  靖武小朝廷的成立,从弘光朝挖走了不少官员,朝廷现在有很多官职空缺,给宋应星兄弟安排个一官半职并不是什么难事。

  “宋某本就是县学教谕出身,当初教授的生员也不少。”宋应星笑道,“只是宋某不才,中人举人之后便屡试不第,才疏学浅,没能够教出什么名堂来。”

  “科举之才满朝皆是,但宋应星可只有一个。”朱琳泽说道,“先生的《天工开物》可早被本王翻烂了,本王受益匪浅。本王聘请先生为教授,非教授学生做八股走科举,而是希望先生能将平生所学受之于人,授以大学堂的学生农工之学。”

  《天工开物》这种书没有大书肆愿意印,市面上的《天空开物》印刷质量并不好,数量也不多。最后还是在朱琳泽撮合下,陈明逢才答应赔本印了五千本精良的常州印本。

  工学堂和农学堂学生更是人手一本《天工开物》,暂时先充当教材用。

  “世人皆重圣人之学,而轻百工杂学,难道闽王如此重杂学。”宋应星感慨道,不想自己竟然能和一个不事生产的藩王推心置腹。

  “经世致用之学皆为正学。”朱琳泽说道,“工学堂和农学堂现在加起来有两百来名学生,还算聪明伶俐,先生若是不弃,可留下教学,先生缺什么要什么,只管开口。”

  “就凭闽王这句话,我兄弟二人,愿留下当个教授。”

  宋应星和宋应昇两兄弟商议之后,表示愿意留下。这让朱琳泽大为欣喜。

  暮色将至,朱琳泽请二人回江东大营的闽王府,并让人给宋家兄弟安排好住处。

  “段兄弟,你就卖我个薄面,那些犯事的弟兄关几天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