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五章 捷报至长安_书剑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心里都在嘀咕。因为奏报上写的是李诚主动请缨,诸相也无话可说。但这帮人都是人精,心里肯定会散发思维。奏

  报继续,侯君集先说主线,大军在高昌都城下受挫,转而清扫周边,准备攻城器械。这套路没毛病,最稳健的套路,侯君集用兵老成持重。本来打仗嘛,用兵之道,以正为主。尤其是实力强大的一方,不会主动寻求变化。

  接着是派使者往焉耆,邀约一起出兵,合围高昌。焉耆答应了,并且出兵相助。可以说,成功了降低了战争的变数。尽管焉耆是个小国,一直被高昌欺负。但是他的立场很重要,得到焉耆的支持,对于唐军来说后勤压力大大减弱。

  利用焉耆的兵力封锁四周,唐军主力稳稳的压过去,结硬寨,打呆仗,这才是求胜之道。都是隋末过来的老臣,怎么会不懂军事呢?现场一片点头赞许,侯君集深谙用兵之道。

  但是接下来侯君集画风剧烈变化,三军做好了一切准备,准备攻城的时候,李诚回来了。

  然后,辛辛苦苦造的攻城器械都用不上了,驳马带着三千骑兵,在城下兜一圈,鞠智盛就跪着出城投降了,战争结束了!剩下的战斗,就是派人走一趟,然后开门投降的节奏。李

  诚只用了一千人,就让浮图城的叶护驳马投降的过程,更是令人觉得不可思议。明明你的兵力对比悬殊,被人追着打才附和身份。偏偏李诚反其道而行之,带着几十个亲兵就堵人家门口去了,还一箭把城头大纛给射了下来。

  还特么的威胁人家,要三日不封刀。你这么能吹牛,不怕被戳破了尴尬么?最

  初大家也是佩服李诚的胆气,觉得他敢于故布疑阵,迷惑对手,吓唬对手。很大胆的战术,希望西突厥人比较笨一点,能被李诚吓住就行。没

  想到吓唬的效果太好了,驳马直接投降了。尤其是投降的过程,这是裴行俭的口述,原文写的很详实。“晨,驳马率五千骑出城,南下十里,斥候阻之。驳马乃之身往军营,见李公,方知我军不过千余,悔之晚矣。”

  房玄龄念的声情并茂的,众人听着忍不住都露出了原来如此的微笑。感情是李诚这家伙,玩的是这么一个套路。但是必须承认,这家伙干的真漂亮啊!

  一帮大臣都听傻掉了,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打仗的人么?这份胆气,这份心思,这份机变。在场的都是饱读诗书的高人,没赶上念奏报的阎立本,很自觉的给好盆友李诚捧场。

  “昔日班定远,今有李自成。”阎立本一句话,得罪的人多了。但是大家没法记恨他,说的是实话么。班超怎么干的?几十号人,在别人的国家的驿站里住着,听说北匈奴使者在鄯善国,带着几十号人招呼都不打一声,把匈奴使者给剁了,杀的干净。不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