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87章 被点名了_首富杨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将讨论的案例。

  收到案例后,学生们将与各自的“学习小组”会面。

  所谓的“学习小组”,是一群来自不同院系、背景各异的同辈人,他们相互交换笔记、交流意见并提出解决案例问题的最佳方案。

  杨飞的学习小组里面,居然有琳达,就是昨天开学式认识的新朋友,宝洁大中华区美方总裁的女儿。

  没记错的话,杨飞听她说过,她是大一的新生。

  而杨飞,却是研一的新生。

  对于这样谜一般的分组,杨飞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敢问。

  因为是刚开学,第一个案例当天就提了出来。

  第一个案例是这样的:

  在非洲某地,有一座建立于地下隧道的城市,这是一家全球最大的钻石开采基地。

  该隧道距离坚石地表一英里深,有两万多冤魂长眠其中。

  矿工们在矿井中待上12个小时,四肢着地,头能碰顶,慢慢用蒸汽钻头钻出一米高的空间。矿工开采出的所有东西,必须垂直向上拉扯一英里才能运出去。矿工们需携带大约40磅的设备,矿井里炎热,潮湿,嘈杂。

  矿业公司所雇佣的劳工中,有70%是文盲,他们说九种不同的语言,并且没有一种是官方语言。

  这家矿井,每年平均要死亡数十个矿工,矿难发生时,甚至会有成百上千的矿工遇难。

  案例的最后是提出问题:“如果你成为这家矿业公司的负责人,你会怎么做?”

  HBS教师在研究案例时,必须接触各公司并获得批准才能研究、公布一个案例。

  各公司通常会提供数据、报告和备忘录以协助研究。

  通常,案例的主人公或公司代表人将亲自出席课堂,以进行案例讨论。

  而这样的讨论,并没有标准答案,这跟国内的应试教育,大相径庭。

  在国内,我们看到一道题,需要做的,是千方百计解答,找出正确答案。

  而案例教学法,是让学生在案例中做出诸多决定,让决策变成习惯。

  教授提出案例后,全班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能来这里上学的,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有着最活跃的脑细胞,也有着口若悬河般的口才。

  案例讨论以“无正确答案”原则为基础,目的在于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但是,任何问题必定会有一些错误答案,这时候,教授可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向学生们补充相关基准知识。

  教授提出问题并作出评论,学生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或扮演案例中的角色。

  当辩论变得离题、冗长、或者冒犯别人时,教授需要中途介入将学生讨论引回正轨。

  杨飞从来没见识过这样的课堂。

  刚开始,他是震惊的。

  国内的课堂,讲究的就是入座即静、入座即学,哪怕要发言,也要先举手,征得教师同意,喊你名字,你才能起立发言,否则,不管你讲什么话,都会被视为不礼貌、扰乱课堂秩序。

  看着同学们坐在座位上,大声的讨论,发表见解,和教授争得面红耳赤,杨飞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原来,课,还可以这么上?

  杨飞努力在适应这种节奏和环境,还没有反应过来呢,他却被教授点名了:

  “杨飞同学,我看过你的简历,你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你对企业管理,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请问,对这个案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