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九十三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告诉对方,拿二十两银子和解。”

  “伤者不肯,诉棍就对这伤者说,最好拿了银子,若是告官,一分钱拿不到,杨小善人也不会有事。”

  “因为杨小善人也挨了两拳,这算是斗殴。”

  “就算是闹到了衙门,衙门坐着的是陈青天,这个桉子,也判不了杨小善人。”

  “这伤者就拿了二十两银子,因为这伤者知道,县太爷和杨老爷一桌吃酒,而这伤者这辈子都可能不会见县太爷。”

  “这杨小善人呢,十三岁就知道,打成这样是二十两,打成那样是四十两,所以,杨铁这样的佃户,在杨小善人里,就变成了碗,就成了物件。”

  “最后的结果就是礼乐崩坏。”

  于谦从来没有劝谏过陛下不要抑制豪强兼并,不要搞均田免赋,因为从国家之制的角度看,君权和民权从来没有根本性的冲突。

  百姓能冲进皇宫里把皇帝给杀了,能做到这种地步的时候,代表着天下失道,大明就要亡了。

  在于谦看来,民权是君权的根基,君权天生就应该为民做主。

  天下赋税从何而来?

  保卫泰安宫的军士从何而来?

  京营二十四万大军从何而来?

  君父君父,为人君为人父,当为人做主。

  杨铁这样的悲剧,于谦见的太多太多了,这就是大明百姓的一个缩影罢了。

  朱祁玉颇为担忧的说道:“所以朕、朝廷、地方官,如果我们都不为杨铁做主,不为他们主持公义,这天下还有公义可言?”

  “若是我们不仅不为他们主持公义,还纵容包庇,甚至自己去朘剥百姓。”

  “杨铁他们内心的那些恨啊,就这么攒着。”

  “攒着攒着,总有一天,把整个大明烧的干干净净。”

  “朕就担心过有一天,朕搞得农庄法,那些个负责农庄的掌令官,最后都变成了杨老爷。”

  于谦俯首说道:“陛下,臣以项上人头做担保,大明的掌令官,决计不是杨老爷。”

  朱祁玉颇为认同的说道:“朕一路南下派出了缇骑风闻言事,虽然掌令官亦有不法事,但并不是杨老爷。”

  至于以后是不是?

  朱祁玉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于谦也不考虑。

  陛下求的也不是长生不老、万世永昌,求的只是眼下,求的也只是朝夕。

  于谦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陛下虽然将农庄法全权交给了他去管辖,但是并非不闻不问,也在派出缇骑,四处风闻言事。

  掌令官为什么不是杨老爷呢?

  于谦见过很多的掌令官,这些掌令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狂热。

  掌令官们对陛下的崇敬,像极了尼古劳兹口中的狂教徒,如果陛下一声令下,让掌令官将燧发手铳对准自己的脑袋开枪,他们也毫不犹豫的开枪。

  如果仅仅是狂热,于谦也不会如此的笃定。

  而是那些掌令官的眼神格外的坚定。

  他们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