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只眼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机场和万英里地下水道。

  如此大的投入,极大的拉动了市场需求,刺激、带动了经济的复苏。

  罗炳忠擦了擦额头的汗,眉头紧皱的说道:“这得多少钱啊?又要调动多少人力物力?我们有那么多的管理吏目吗?一旦弄不好,就是当年莫道石人一只眼啊,殿下。”

  朱瞻墡理所当然的说道:“我们有掌令官,有庶弁将啊,这些都是天子门生,他们负责调度管理。”

  “怎么会弄到莫道石人一只眼的地步呢?”

  谷/span“孤算过了,我们对这些官道驿路等公物的投入,大约有四成会转化为对留供资财的需求,这对四万里水路的疏浚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我们要做的是增加百姓可支配的收入,唯有如此,才会大肆增加对留供、流动资财的需要,最终增加固定资财的投入。”

  “如此方为长策。”

  朱瞻墡又提到了一个数字,四成,在投入之后,大约有四成的投入,会转化为对留供资财的需求。

  还有一个关键的词,叫做百姓的可支配的收入。

  朱瞻墡正在逐步的通过实践,完善自己的利柄的理论。

  他的主攻方向是供给侧的改革的廪盈仓,希望百姓的仓里全都是粮食,这是他取这个名字的期盼,而且陛下朱批了他起的名字。

  得到四成和可支配收入的概念,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最开始的时候,朱瞻墡也走入了歧途。

  他认为是供给决定了需求,内地的供给之物,让云贵的百姓生活变好。

  支持他这个想法的有三个支点。

  第一个支点,就是商品的价格可以让货物达到一定的平衡;劳动报酬可以衡量劳动的价值,可以自发性的调节劳资关系,可以调整劳动平衡。

  比如朝廷使用的盐引、南北粮价、棉布价格等等,就可以促进南北粮盐布的流动。

  比如陛下的农庄法、官厂的鲶鱼效应等调节南衙日益不平衡的劳资关系,都佐证了这一点。

  第二个支点,则是货币只是单纯的流动资财,是等价物,是媒介,商品的交换是一瞬间完成,则买卖交易在一瞬间完成,所以百姓们的消费是无限的。

  第三个支点,则是陛下曾经讨论过的利息,利息可以调节固定、流动、留供资财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利息的多寡,可以决定资财的流动。

  以这三个支点,可以得到一个观点,那就是任何商品的生产,除了满足自身需求之外,其余部分都会用于交换,形成对其他商品的交换的旺盛需求,所以供给决定需求。

  这套理论如此的完善,甚至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以至于朱瞻墡在写出供给决定需求这句话的时候,就兴奋不已,甚至以为可以直接凭借这个理论,得到他想要的头条。

  但是他很快就发现了,仅有供给侧的改革是不完整的。

  在云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