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八章 高丽军情_浪荡皇帝秘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仗哪有不死人的,尤其是攻城的时候,死人更是比什么都快,既然必须强攻倭人的城池。那么与其死天朝将士,就不如死高丽人。反正这场战争原本就是高丽人的。他们为了保卫自己地国家而流血,也是理所应当。对高丽人来说,与其亡国之后被倭人屠杀,就不如在天朝军队帮助下与倭人拼个你死我活……

  两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而秦义也拿不定主意,觉得两人说得似乎都有其道理。这做驱使高丽人攻城的做法,确实有够冷血,不过南昱说得也有道理,战场上哪有不死人的,若是能因此攻下城池,全歼城内倭人,那高丽人的死伤也是值得的,可是打的过程又似乎太难看了点,有损天朝的形象……

  而争论中的主角高丽人,则没审发表任何意见的权利.静静地等待争论地结果。他们既打不过扶桑倭人,又不敢违抗天朝的意志,如同一群待宰的羔羊,无力主宰自己的命运。假如天朝将领最终决定继续驱使他们攻城,那么他们也不会反抗——也不可能反抗的了。

  他们攻城.那么他们也不会反抗一一也不可能反抗得了。

  三员大将的争论没有结果,最后,一齐写奏章呈报皇帝,请皇帝裁夺。暂且停止攻城。

  半个月之后,钦差大臣火速赶来前线,传达皇帝旨意,命今全军将士不得再采用驱使高丽人攻城的血腥战法,大军暂且围困敌城,新式攻城器械不日就将用到,届时再行大举攻城。

  争论有了结果。三员大将谨遵圣旨,各自指挥所部做好长期围城的打算。

  消息很快传遍高丽地乡村市镇,高丽民众无不欢呼庆幸,大呼万岁不绝,听说钦差传来的圣旨中有“高丽百姓矣联子民,联不忍见其伏尸城下”之语,无数高丽人感动得泣涕交流,一片呜咽失声。

  高丽战局至此陷入胶着状态,倭人不敢出城,天朝骑兵也攻不进去就这么对峙着。

  天朝京城汴梁,皇宫内。

  萧若看着近日来自高丽的战报,静静的沉恩。周围侍候的美人们轻手轻脚.不敢弄出声响打扰他。

  面对高丽的天朝大军有力难施的情况,萧若时至今日,还没有派出援兵送攻城械器去。因为柳长风的救援西域大军就快回来了,一百门新式大炮“武威大将军”都在回京的五万兵马中,到时候,这批大炮连带新铸好地一些大炮,一并调去高丽前线就好。

  在萧若看来,拥有了如此强力的大炮。别地攻城器械都属多余了,没有必要再调派那些苯重的攻城器械去高丽,因为即便有攻城器械,只要城内守军战斗意志坚决,攻城仍然得付出不小的伤亡。

  而集中使用大炮攻城的话,几轮下去,便能将城墙轰出缺口,再坚固的城墙都没用。在这个时代的攻城战中,大炮才是王道。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