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1章招聘_重生于火红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岂不是说这两个钢厂另立门户了,这还有没有制度,有没有王法了,简直是乱来。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上级竟然还真容忍了他这么乱来,所以冶金部此时已经方寸大乱,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蠢话,连副相都眉头一皱,这要是上纲上线了就是在非议上级。

  所以这一场协调会,孙祖杰大获全胜,根据他的想法,未来的钢厂一个放在华东沿海,一个放在广南沿海。这样就在未来华国两个核心经济区完成了布局。

  会议结束后,淮西的代表直接找上了孙祖杰,“孙总,你这么做太不厚道了,咱们淮西虽然不靠海,但是靠江呀!”

  孙祖杰只好连连告饶,承诺下一次有机会,一定给淮西一个。事实上大局已定,淮西的代表也不会真的抱怨孙大财神,他们只是在敲敲边鼓,让孙祖杰也要考虑考虑家乡。这一次没有机会,还有下一次呢。

  你还别说,孙祖杰还真想到了老家,他筹建的那个汽车公司,他就想放在淮西。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想过与国内那些老牌汽车厂打交道,一个个牛气冲天不说,负担还很重,麻烦太大了。

  而淮西不一样呀,虽然汽车基础浅薄,但是建设兵团那会搞修理厂他认识不少人,里面可是有不少胆大的人才,连解放牌汽车都敲了出来,搞一搞自主汽车又怕什么。

  这就是孙祖杰的玩法,他一直都是自己另搞一套,绝不愿意与国内原来的豪强合作,这样他的主导地位就会受到影响。

  这不是孙祖杰贪婪或者擅权,而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如果没有这种主导权,很有可能他的想法或者安排就被唱歪了调,反而得不偿失。

  孙祖杰又是汽车,又是钢铁,又是电子产业,又是制药工业,人才奇缺,所以在1980年火热的夏天,孙祖杰在龙口工业区和港岛分别面向国内和全球招聘人才,并且开办干部管理培训班。

  在一年多的实践中,因为种种原因,被孙祖杰打回去的人就有不少,而剩下那些分配和调派的人员,大部分帮不上什么忙,所以孙祖杰就打了报告,这一次我们要自主招聘。

  上级同意之后,孙祖杰跑到了群众日报,请求他们出版一期附刊,登载华投和龙口有关企业的招聘内容,密密麻麻的正反四个版面,里面有大大小小的工作岗位无数。

  这是华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人找到群众日报这么做,所以接待的高层不知道怎么处理,不得不打电话向上级请示。

  “祖杰,你要招聘一些人才就在龙口搞,有必要跑到群众日报社吗?闹得举国皆知。你要知道现在关于特区的争议很大。”

  “正因为对特区的争议很大,那就更应该搞好特区。龙口本地的人才再多,也没有全国的多。我们国家计划体制下对人才的分配限制了太多人才的发挥。

  要想打破这一点,就必须拿出勇气,我来做第一个人,想必领导也不会奇怪。”

  杨希听完后,担忧的摇了摇头,“你总是冲锋在前,现在对你有看法的人越来越多,我真担心呀!”

  孙祖杰笑着说道,“不要担心,我风头出的太多了,也不在乎多这一次。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孙祖杰很明白他的底线所在,同样搞工业区开发,他与隔壁的袁老就有很大的差异。袁老一直坚持以招商船务的企业行为来做事,试图以脱离政府管理的方式来提高效率,实现所谓的政企分离。

  而孙祖杰与他的做法恰恰相反,他一直将精力放在提高龙口管委会的运转效率,而不是跳开管委会,另起炉灶。在他看来,他的做法更加实际,也更加持久。

  在这个核心问题上,他从来没有犯糊涂,它相信上级看得到他的用意,所以他在经济上的一些探索,高层肯定会比较宽容,他有这个自信。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