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章郑先生的游说_重生于火红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邱先生。

  一个在未来被国葬的人是可以被充分信任的,所以孙祖杰笑着说道,“邱生光光拿回星光行还远远不够,他必须得到补偿,我看丰汇手里的禾氏国际就比较合适!”

  郑先生听完,不由得有些大吃一惊,“孙生,你的胃口真是不小呀!”

  在港岛股灾之前,禾氏国际是当时港岛发展最快的公司,也是因此,根基不稳的禾氏国际在股灾之中,受创最为严重。惨到什么程度呢,股灾之前禾氏国际每股最高值四十元,市值直逼怡合。可是股灾最惨烈时,禾氏国际股价只有一块多钱,总市值不过三点四亿港币。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禾氏国际股灾之后一直挣扎在生死边缘,连续三年巨亏。而就在这三年时间里,孙祖杰先后卖出其他涨了不少的港股,而将大部分的资金都集中到九龙仓和禾氏国际。

  孙祖杰通过各种方式悄悄的购入了这家企业百分之二十几的股权,这让许多投资部的同事难以理解。但是孙祖杰知道,这家企业未来必然会风光无限。

  到了前年九月,禾氏国际在生死忧关之际,丰汇银行只花了一点五亿港币就成为了扩股后的禾氏国际大股东,占有了百分之三十几的股份,并请来了公司医生威利作为禾氏国际的大班。

  到了此时,华裕投资部的股份虽然被压缩到不到百分之二十,所以孙祖杰又花了一些钱,迅速增股到百分之二十,大约分散控制了八千多万股,前后花费不到一点五亿。

  虽然比不上拣便宜的丰汇,但他仍然十分满意。果然威利医生上任后不超过一年,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禾氏国际就已经起死回生,恢复了盈利,此时禾氏国际的股价已经涨到了五六块钱,孙祖杰敏锐的眼光又一次让投资部同事惊叹不已。

  禾氏国际的业务线十分庞大,旗下光上市公司就有八九个,主要集中于进出口贸易,商业零售,港口船坞和建筑相关产业。

  和记的业务如此广泛,所以它所拥有的最大资产就是人才,大量的国际化人才,这是孙祖杰最看重的地方,华国要想改革开放,第一要务就是要有足够的人才,禾氏国际可以帮助培养。

  相比于这个,港岛其他各方最看重的禾氏国际拥有的黄埔船坞百分之三十的股权,孙祖杰反而并不看重。

  但黄埔船坞拥有极大数量的土地,如果让邱先生妥善利用,发展成为一个华国有足够影响力的港岛地产和码头巨头,那么未来港岛的地产商就不敢那么翘尾巴。

  所以孙祖杰的想法很明确,如果得到了丰汇手里的禾氏国际股份,那么华裕就拥有了禾氏国际的绝对控股权,禾氏国际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所以当孙祖杰提出用置地和九龙仓的股票交换一大笔钱和丰汇旗下的禾氏国际并解释清楚理由之后,上级立即收回了对于控股九龙仓的想法。谁都知道,人才永远是最重要的。相比于禾氏国际旗下众多的人才,区区九龙仓又算得了什么。

  现在问题来了,丰汇愿不愿意让出禾氏国际呢?孙祖杰同样心里没底,但是他非常明确的是,就算没有黄埔船坞,他也要拿到禾氏国际的商贸部分,这同样是他的底线,要不然咱们就好好斗一斗,时间在他一边。

  孙祖杰心里暗自笑了笑,对不起了利半城,你发家的根本我现在要端了,我倒要看一看你是不是真有枭雄的本领,没有了禾黄,你要是还能崛起成为半城,那我就真服了你。

  郑先生此时也是心里没底,他得到了孙祖杰的准确答复后,就回到了丰汇,将华裕方面的条件告诉了沈弼,沈弼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