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一章 啊,北京!_第二次握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一九三七年秋天,赵久真又到美国,参加在纽约召开的一个学术会议。丁洁琼专程赶去纽约看望了他。“七七事变”后赵久真留在国内,参加抗战,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主持国家观象台的观测和研究,并在战争期间继任了台长职务。战后,赵久真于一九四八年遴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赴欧洲考察;后留居英国并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在欧洲十一所大学、研究院和科学院拥有院士、教授和名类博士等头衔……

  媒体记载了赵久真原拟在一九五七年赴港讲学之后奔赴大陆,但在港盘桓数月后终于返回英国并加入英籍的史实。

  抗战爆发后,丁洁琼就跟赵久真失去了联系。不过,她被拘押在爱丽丝岛后,从科学期刊上见过赵久真的几篇论文,由此多少能知道他的一些行踪和他在科学界的崇高声望……

  “赵老师,您在哪里?”丁洁琼问。

  “在牛津镇的家里。”

  “您知道我到了那不勒斯?”

  “当然知道。不然我怎能如此准确地往你的住处打电话。”

  “赵老师,您在英国还好吗?”

  “很好,全家都很好。”

  “您,您有什么事吗?”

  “皇家学会会长和好几所名牌大学的校长们让我给你打这个电话的,他们邀请你到英国来定居。他们之中有几位是你当年在‘曼哈顿工程’中的同事,知道你的才气、经历和贡献。皇家学会会员头衔,还有院士、教授、名誉博士等身份,都在恭候你的青睐,英国政府也很欢迎你……”

  “不,赵老师。”

  “为什么,洁琼?”

  “赵老师,我很头疼……”

  “是吗?什么毛病?快给范范尼博士打电话……”

  “哦,赵老师,不,不,不用……”

  “不然,我马上给他打电话!我跟他很熟的。”

  “不,不必。谢谢您,赵老师!”丁洁琼心慌意乱,手足失措;忽然,她竟下意识地捂住了耳机。与此同时,她想起了赵老师的善良和热情,特别是对她和冠兰的爱情上的关心和帮助,泪水涌上眼眶,不能再说下去。她紧捂住耳机,嘴里却在喃喃道:“对不起您,赵老师!我谢谢您了,谢谢……”

  丁洁琼在那不勒斯理论物理研究所做了一场学术讲演,举行了两次小范围的座谈会——这里的同行们大为惊讶的是,女学者竟是用流利的意大利语演说和与人们对话的。

  “那一天”果真到来了!不久,一个东南亚国家邀请她前往讲学。这个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十分友好。女科学家接受了邀请,在该国使馆协助下迅速办妥手续,从那不勒斯登上国际航班往东飞行。途经一些国家的大城市开罗、巴格达、卡拉奇和加尔各答作短暂停留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各国外交使节均到机场看望和慰问了她。双方话虽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