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章 齐鲁大学校长_第二次握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度搜索第二次握手天涯或第二次握手天涯在线书库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苏凤麒是“而立”之年即一九〇八年回中国娶亲的。传统方式的盛大婚礼在山西太谷举行,新娘安氏是一位原籍忻州的“大家闺秀”。博士在太谷购置了房产,安顿好新婚的妻子,给忻州福音堂捐了一笔款之后只身返回英国。正如苏凤麒自己所说,他跟安氏结婚时,不仅figure.99lib./figure没有“感情”,连面都没见过。媒人在一个基本问题上没有撤谎,即新娘确实很漂亮;但不幸的是,苏凤麒在新婚之夜才发现安氏裹着一双小脚——有人说,这是他不愿带着妻子回英国的真正原因。

  苏凤麒离开中国时已经十四岁,对故土有着清晰的记忆和深刻的感情。在英国,查智善牧师常常用山西方言跟孩子聊天,跟孩子一起回忆当年,回忆中国,谈起山西、忻州和太谷。

  一八九八年苏凤麒满二十岁,正在剑桥求学,查智善特意安排他第一次回中国探亲访友。这时的苏凤麒,用他自己的话说,除了脑袋还算“圆颅型”,还能口吐单音节汉字,特别是脑后没拖那条“猪尾巴”之外,其他如举手投足穿着打扮生活习惯风度仪表等等都已纯粹是个年轻的英国绅士。

  苏凤麒动身前,牧师让他带一封亲笔信给太谷一位姓孔的教友。苏凤麒一瞅信封便说:“他是孔夫子的后裔。我儿时随父亲到过他家。”

  牧师说:“我知道这一点。我让你去孔府上拜访,就是为了恢复这种联系。你记住,他有一个与你年龄相仿的儿子,叫孔祥熙……”

  苏凤麒点头:“孔祥熙?我认识。字庸之,比我小两岁。能见到他当然很好。”

  苏凤麒回中国后先到忻州和太谷,再赴北京,帮牧师送另外几封信,其中有给黄遵宪的一封。从太原走到北京已是纪元一八九八年spanclass=data-note=光绪二十四年/span九月中旬,立刻感受到维新派与顽固势力之间的尖锐对立和形势的复杂。他从黄遵宪住处出来没几天,“戊戌政变”发生了,苏凤麒亲睹载有谭嗣同等“六君子”的刑车缓缓出了宣武门,驶向菜市口。血雨腥风笼罩北京。紧接着是通缉康有为梁启超,罢免数十名维新派高官——而其中之一就是黄遵宪。对黄遵宪住处进行搜查时发现了查智善牧师的信,严加盘问。苏凤麒仓皇出逃,跑到天津,攀上一艘外轮……

  此后一段时间,苏凤麒不敢再回中国。纪元一九〇〇年spanclass=data-note=光绪二十六年/span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直通山西境;一九〇一年九月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部分联军常驻京津和津榆铁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