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支线任务1完成,第二个彩蛋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难。查工资性开支:¥,我去,怎么这么点?工资表上的数据?36人一个半月,大致是这么个数。还有3个月,50人,一人开一万,也不好办?只有一个办法,努力招人,把队伍做大。

  不过,企业员工不是拉壮丁,得符合团队需求,不能来个老鼠屎把一锅粥搅合坏了。陈爸招的,通过各种关系塞进来的高中、职高毕业生已经有20来人,签了合同,员工数就及格了,但是陈立春说了,必须实习三个月,学会了技术,老师傅评分合格的才留下,谁的关系也不好使。还有三个多月,都还来得及。

  下一步干啥?嗯,得好好合计合计。企业干部大会,该召集了。

  11月25日,发工资的日子,利民机械修理厂实行上打支,这个月开下月的工资。

  大家重点听取了这个月的收益情况、各部门汇报了一下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陈立东提议,按照分配原则,给大家发绩效,各部门虽有分工,但是没有独立核算,先平均来吧,盈利110万是扣除工资费用的,提出20万绩效奖金,拿出一部分奖励工人,车间普工奖励一个月工资,高级技工奖励倍工资,各工段段长奖励2倍工资,总计奖励出去不到3万,各位部门经理也按双倍工资奖励,再拿出两万特别奖给张兵。

  剩下的十几万怎么办呢?好办,在陈立东的建议下,厂里设立了目标奖,根据这一个多月生产和销售的情况,计算每一种轧辊、每一根辊筒的利润值,结合各车间的工作量,反算各道工序每加工一个工件的利润值,然后在统计每个车间的工作量,几个数值作参考,最后把这十几万奖金分下去。说的这么啰嗦,其实就是计件工资,最后一算,车间里的工人平均3000多。加工大件利润高,但是费时费工完成的量少,小件利润薄,但是加得快数量多,大伙只要肯付辛苦,工资拿到手软。

  销售这边,孙旭友其实是相对独立的团队,相当于工厂的销售公司,已经带起了30多号业务员,按完成的订单量在结算货款的时候已经拿走了20多万的提成。这笔钱不是孙旭友一个人的,要根据订单完成情况,分给参与销售的业务员,拿到上万或者几千的提成,有的业务员都觉得拿这笔钱烧得慌:这俩来月没干啥啊,提货发货,来回折腾几次,货到之后盯着客户质检,检测合格后拿到入库单,中间自己掏钱请了对方车间主任搓了几顿,又拿了几个小单,结算要账款的时候,蹲财务主管家门口一天,晚上的时候送了两瓶酒两条烟,第二天货款就提出来了。这些比自己赶集出摊卖杂货还轻松,跟着这家厂子,想挣钱很简单。

  还有就是销售钢坯的提成。陈淑芬也总结了一下。

  陈淑芬到位后,已经建立了财务制度。收废钢和出售钢坯,这部分收支不能算到利民修理厂头上的,记账记载元亨商贸账上,元亨的账也在由陈淑芬处理,陈淑芬实际是从两家公司拿工资。

  11月份,共销售钢坯37500吨,其中一多半是供给金鑫轧钢厂的,这部分不需要计算提成,其他外销的钢坯1万多吨,提成100多万,主要被陈爸和那些个经销人员给分走了,这笔钱在结算货款的时候就已经提走了。陈淑芬特意提了提钢坯的销售提成,就是提醒大家继续找关系,拉业务,卖钢坯,收入刚刚滴。

  元亨的账上也增加利润200多万,这是陈立东的小金库,陈淑芬就不再公开了。

  分赃过后,各部门又都汇报了一下手头的工作。

  陈立春继续完成未完成的订单任务,孙旭友已经把业务员撒下去,在跑其他造纸企业,并开始拉轧钢厂扎辊的订单。

  陈树志汇报了个情况,项目手续遇冷,镇里开始时支持,现在态度不太积极。孙旭友也说,县里和镇里的造纸厂没有拿到后续订单,这里边可能也有问题。

  陈立东琢磨,肯定是出了幺蛾子。那就挖一挖,到底谁在使坏。

  最后陈立民说,宿舍、食堂已经完工,赶紧按排人员管理使用起来。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