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七章 峥嵘岁月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设金属提炼厂,提炼各种金属,冶炼各种坯料。

  出于技术保密的需要,我们在国外的矿石甚至不需要选矿,将直接装船运到熊岛后再进行破碎筛分。

  选矿后的尾矿和提炼后的废渣,一部分被用来烧制水泥,大部分都要扔掉。

  熊岛再大,也不能堆放尾矿和废渣。我想,用它们填海最合适了。

  所以才有了修建港口和围海造地的打算,这也是将矿产吃干榨尽最有效的方法,其中的收益我心中有数。

  实话说,未来这种模式将一直持续,东华不仅要在盘山建港造地,未来还要尽可能地在全国各地建码头、填浅滩。

  我敢保证,未来华夏最年轻的国土,都将出自东华。”

  这一通说辞,弄得老哥俩目瞪口呆。

  陈树俭和孙镇远翻过来掉过去,琢磨了好几遍,竟然觉得陈立东说得有些道理。

  技术保密最神秘,也是最唬人的地方。

  不过这几年,东华确实养了一大批科研团队。

  在燕京、在蓟市、在孙集镇的东华总部,有好几百号光吃饭不做工的技术团队,孙集镇的东华总部,还来了许多红毛绿眼的国外专家。

  老哥俩还知道,海参崴那边还有个莫市大学的博士,建立了研发中心,在搞一些他们听都听不懂的工艺研究。

  集团年初预算老哥俩看过,海参崴研发中心的开销达到了600多万美元。

  这方面的决策,向来是陈立东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他俩作为大股东,甚至掺和不了意见。

  至于采矿、冶炼这方面,老哥俩不懂,但是却知道东华的技术确实有不少“一招鲜”。

  东华的钢材供应着中船公司,也出口到国外。

  今年以来,螺纹等大路货已经很少生产,中厚板、薄板这些高利润产品成为主打。

  上个月,东华钢铁带钢连续热镀锌机组和汽车用镀锌板生产线的设备安装完毕,已经开始了试生产。

  这个月,许多厂家来实地考察过东华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据说有些家电企业已经交了预付款,开始排队等着东华的镀锌薄板。

  还有微型电机、电脑、随身听这些个东西,让东华摆脱了傻大笨粗的形象,自己人都觉得自豪。

  所以,陈立东往技术上一引,老哥俩就无话可说了。

  晚上的时候,陈淑萍从外边带来些虾爬子,毛蚶子,让办事处的厨房炒了,又摆上两瓶白酒。

  白酒名字叫旅大老窖。

  一家子围到桌子上的时候,陈淑萍给爷几个每人倒了一杯酒,自己也倒了一杯,说道:

  “树俭,这酒可是咱们家当初经营过的,你尝尝。”

  陈树俭也是第一次喝这种酒,疑惑地道:“咱家做过酒?”

  孙镇远接着说道:“当初我跟着咱爸咱妈从老家跑出来,先到的北州,奔着一个开煤矿的老乡去的。

  可到那边以后才知道,煤矿被鬼子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