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六章 印第安人变殷人的进度_混在美洲的新大明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份计划书。

  不是李明启良心发现,毕竟后世的米国就是这样做的,一座胡佛大坝让墨西哥境内的河道变的干枯。

  而是李明启暂时不想继续开发应天府。

  现在的应天府以各种工厂为主,已经成为了新明帝国的工业重地。

  要是继续开发的话,那新明帝国的重心就会从旧金山与金陵转到应天府,这对于新明帝国的发展很不利。

  李明启没有发展特区的意思,也没有这种想法。

  在他看来,适合发展工业的地方不是应天府,而是旧金山。

  应天府地处边境不利于防守,并且距离新明帝国的首都金陵太远。

  再加上将来要是开发国内石油的话,应天府是必然会繁荣起来的。

  所以现在的重心应该放在旧金山的建设与金陵的建设上面来,还有各地的镇子也需要分散新明帝国的精力。

  要是批准了应天府的大坝建造那可想而知,应天府必然会提前繁荣起来,但这不是李明启希望看到的。

  无关乎什么政治因素,单纯的是因为新明帝国人口少,应天府多一点人口,那其他地缝就会少一点。

  谷/span为什么现在新明帝国连几千个人的子民聚集区都被设立为镇?

  各种基础设施以及政府机构都配备到位,甚至还提前修盖小学以及中学。

  这不是李明启钱多闲的,而是在为将来打基础。

  将来移民人数上来之后,就可以把人直接安排进这些基础设施齐全的镇上。

  很快就能让子民们过上正常的生活。

  要是一步步的从无到有的现修建的话,那子民们正常生活的时间周期就会不断延长,这对于新明帝国的发展不利。

  这里不是华夏国内,想要发展只能这样一点点的来。

  现在新明帝国的无线基站已经几乎设立完毕,有线电报已经逐渐被无线电报取代。

  而从有线电报线上改造出来的电话线也铺设了大半个新明帝国领土。

  可以说是每个镇子都有电话线,都能使用无线电报。

  至于沥青公路的铺设就有些慢了,至少比铁路要慢上不少。

  “对了,派去跟印第安人接触的小约瑟夫,有什么消息传回来吗?”

  这次李明启问的是掌管锦衣卫的吕卫明。

  “回陛下,没有什么特别注意的消息,不过前几天他传回消息说印第安人正在串联,好像是要发动一次对米国人的什么反攻。”

  对于那些常年跟米国的南北双方都有摩擦的印第安人,他们与米国人之间的战斗一开始还会直接汇报到李明启这里,后来这种事情太多了,就转给了锦衣卫负责。

  这次要不是各个印第安人部落准备联手的事情,这种情报都不会在李明启面前提起。

  李明启听完这件事之后也没有感觉到意外,毕竟1941年10月31日完工的四个大脑袋,上面的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满了印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