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31章 加工中心和精密设备_工科生的华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运作的可没有说明。

  毕竟这玩意在摄像机中只是一个没那么重要的监视单元而已,远没有高音镀膜在麦克风和音箱当中来得重要。

  所以,系统能给王旭提供到设备和材料的图纸已经很值得庆幸了好吧。

  更何况,这东西的设备可不是一台,而是一套,上百米的流水线,这东西是批量加工出来的产品,即便是王旭,要想在实验室里复现出来,还真就得好好研究一番。

  不过,好的地方是,这东西是生长法的另一种衍生发展,和现在整个华夏半导体发展的方向有着高度一致的发展脉络,在华夏,特别是在现在的水木,要想推广起这个技术来,简直不要太容易。

  所以,当前年王旭打报告说要研究这东西的时候,什么TCL,海尔,康佳,牡丹,长虹之类的电视机厂都几乎是立刻投入了巨额资金,帝都的798都投入了不少,不要都不行的那种,就差拿麻袋装着现金往王旭屋里扔了。

  嗯,这个年代这么干的还真不是没有,不说很多半黑不白的产业,就算是水木周边的那些培训班都是这么整的,老余还差点因为这个挂掉,你就知道这年代的风气有多夸张了。

  只不过,王旭这里财务管理还是挺严格的,又是科研经费,走的都是公账,王朝实验室虽然是公司化运营的,但却也一直老老实实地交税。

  虽然该要的政策一个没拉,除了出口退税,还有合资企业的减免,科技创新的抵扣之类的,玉卓师兄反正是把这里面的弯弯绕玩得清楚得不得了。

  王晶花和唐芸那里也差不多这样,只不过在帝都办企业,这些东西就没在外面那么灵活了,所以,无论是东城的王潮,还是朝阳的王朝,都算得上是区里的纳税先进分子。

  总的来说就是,王旭搞的项目真还就没什么缺钱的,王朝现在长期聘用的大学生就有好几十人,主要是做各种王旭想出来的小发明,这都是玉卓师兄四处踅摸来的。

  要么怎么说人家职业经理人就是专业呢,王旭想死都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找来这么多大学生的,要知道,在这个年代,一个大厂一年能分配两个大学生就算不得了了,王旭这么个外企居然几十几十的招。

  结果人家玉卓师兄直接来了一句,只要舍得花钱,哪有找不着的道理,离开体制的大学生不就是想挣点钱嘛,咱们企业别看人不多,但是架不住利润高啊。

  虽然是港资听起来没有小日子和丑国来得体面,但咱们可是真金白银地给钱的,待遇比那些大企业只高不低。

  现在咱们的招聘通知往人才市场一发,收个几百份简历还是轻轻松松的。

  王旭有点发愣,人才市场已经建立起来了啊,这才两三年吧,王旭还记得刚开始办企业的时候,根本都还没有这个机构呢。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