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1章 约翰的发现与卡梅隆的愤怒_工科生的华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1章约翰的发现与卡梅隆的愤怒

  如果你参观过剧组,就会发现剧组一点其实都不好玩,特别是电影剧组,经常一个镜头反反复复地拍。

  一部电影大约要拍1000来个镜头,100场以上的戏,这大概是个平均数。

  当然每部电影的镜头数并不一样,场景数也大相径庭。

  有些快速蒙太奇之类的,还有些要多机位拍摄,那么镜头就会很多,2000以上也不是没有。

  而有些喜欢用长镜头叙事的,则可能镜头比较少,几百个镜头的都有,甚至有极品一个镜头拍到底的,也是发生过的。

  这和片子的类型,导演的风格都密切相关,并不是一定的。

  一般导演都会大致有个数,然后灵感来了,再加上一些临时拍摄的东西。

  三个月左右的拍摄期,也就是100天左右,每天就需要拍摄十多个镜头,工作量还是相当大的。

  对于《黑客帝国》这部片子而言,节奏快,虚幻现实来回穿插,有些人物还需要闪回一些回忆片段之类的,再加上大量的武打戏份,为了漂亮需要多角度拍摄,剪辑得比较碎。

  这样就会导致镜头数飙增,可能会达到1500到2000个镜头左右,这其中至少还要有200个以上的镜头是需要特效制作的。

  到这里你就能明白为啥王旭需要那么多人协同工作了,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活计。

  而管理这么多人,在王旭看来,那就真的得上计算机了。

  这就是工科生的思维,有的人其实不用计算机,就靠自己的大脑和管理能力,靠着几个人就能管理这么一大摊子乱七八糟的事情。

  但王旭是真的不行,于是他早早地就找人开发了一套专用的管理软件,东西都是GIT上面现成的,成果也在GIT上面开源了。

  这套管理软件是有一个核心控制中心的,就安排在新楼里,楼顶还布设了一个寻呼台的发射天线,昌平那边也有一个,通过中继就可以满足几个大的区域的信息传递工作。

  各部门的负责人人手一台汉字寻呼机,波导的,这玩意的汉化还是帝大给帮忙弄的。

  每天大致需要完成什么工作,都会在控制中心里向下发送,然后王旭那边有什么变化也会及时用电话汇报回去,然后操作员再手工录入。

  没法子,这会儿的硬件设备还不能支持双向的信息传递,移动端的网络更是连影子都还没有的阶段。倒是各种无绳电话在这边特别好用。

  王旭在昌平基地那边上了一套小型的交换机,足以保证每个摄影棚和场景都有固定电话的联系。

  然后就是无绳电话登场了,这东西是水木,邮电学院和几家企业合作进行的,基本上是他们出钱,出底层工程师,高校这边搞技术规范,他们负责制造和未来的生产。

  这会儿都还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