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4章 大敦煌_工科生的华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4章大敦煌

  别看已经都试飞了一圈,但那是所有人都起得很早的缘故,部队到达的时候,其实天才刚蒙蒙亮,航院的队伍就已经开始试飞了。

  当王霏都玩了一圈之后,也才是吃早饭的时间,这都是部队安排的,我军光荣传统,走到哪里吃饭都得是热的,除非是深入敌后不能开火,不然就算是战壕里,也得把热菜给你送上去。

  这出来跑野外,他们也是带着炊事班出来的,王旭小两口收拾好飞机,罗纪把电池拿去那边的发电机充电。

  给无人机电池充电,王旭他们是带了充电设备的,高科技,要么怎么说王旭这次的野营设备那就是主打一个大炮打蚊子,那就是太阳能薄膜发电模块。

  这个东西其实是生长法的副产物,在沉积薄膜硅单晶的时候,参数调整错误,结果出来的东西没有结晶完全,形成了一种非晶结构。

  然后电子系的教授就想到了,好像小日子在搞的薄膜太阳能也是这么个材料,于是就打报告另外立了一个课题,结果就是王旭这次带来的非晶硅薄膜。

  这东西是纯自研的课题,虽然使用了“生长法”的基础设备和理论,但却经历了大量的自主研究,结合小日子的论文成果,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加工方式。

  目前还无法量产,指标却颇为喜人,因为它的能量转换率达到了15%。如果和单晶硅相比,这不是一个很高的数字,但如果和国际上同类技术相比,却又是遥遥领先的。

  关键的问题是,这东西不需要使用单晶硅,国际上的单晶硅都什么价啊,所以,可以说,这又是一个金蛋级别的科研项目。

  虽然具体的量产方式还在研究中,但却足以引起各方的关注的。

  而王旭更看重的是电子系这个团队,他们无疑是起了带头的作用,从一块作废了的材料入手,开发出全新的产品。

  这让生长法的应用潜力进一步扩大,更让科研团队的视野进一步打开,不再局限于王旭提出的各种项目。

  这个东西是电子系提出的,经费是从资金池里出的,设备是自动化系和机械系联合设计的,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业化方案设计是联合好几家企业共同进行的。

  从头到尾,几乎完全脱离了王旭的影响,甚至王旭都没注意到这一项目的立项,直到成果汇报时才知道,还隐藏了这么个大惊喜。

  这才是王旭最高兴看到的发展,他再厉害,他知道的东西也会有掏空的时候,而这个团队,显然给予了王旭充分的信心。

  只要有了好的土壤,再给一点点支持,即便是这个缺少研究员的时代,华夏的科研也是有搞头的。

  王旭这次带来的就是实验室生产的产品。

  这是一个折叠起来后仅有一米见方,几公分厚的板子,配上一个同样可折叠的航空铝锂合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