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8章 评估体系的重新建立(一)_工科生的华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深感国内对于项目管理的方式方法的严重不足,虽然他也聊过一些项目管理的内容,但确切的说,他自己都不是行家,带个小团队或许还行,大团队真心不在行。

  他也只能提供一些项目分解、甘特图进度跟进之类的小工具对项目管理提供一些帮助。

  但最重要的项目进度的评估工作却始终是一个问题,幸运的是,王旭给出的项目规划足够详细,而且直指项目目标,道路笔直且宽阔,几乎不会出什么幺蛾子。

  所以,到目前为止,项目运行都还是相当顺利的,这也给了人们一个错觉,特别是给了年轻水木的教授们一个错觉,那就是科学研究就应该是这么顺利的。

  但这可不是王旭希望看到的,太顺利的项目会让这些学者们缺乏对于难度的敬畏,有点无知无畏了。

  各种敢想敢拼的大胆想法被提了出来,最近很多围绕大项目产生的次生项目就已经开始出现这方面的苗头了。

  王旭倒不是怕这些大胆的想法,而是怕最终这些大胆想法无法顺利实施而产生的逆反效果。浪费些钱也就算了,就怕的是因为这种冒进而把这些年轻的教授们彻底干蒙了。

  说到底,整个华夏都没几个真正搞过科研的人才,即便是水木帝大华科院这样的地方,真正能够承接项目进行研究的人都是寥寥无几的。

  如果,真的因为这种冒进中断了水木现在非常良好的科研氛围,那才是真正的罪过了。

  王旭也仔细回顾了一下自己搞项目的过程,他发现自己还是太过激进了,总希望一个项目带起数不清的产业,这想法本身就是有些脱离实际的。

  搞这些项目可以,但前提是需要同步进行工具的研究,这里的工具可不是指的钳子改锥之类的,而是科学工具,哲学工具,方法论工具之类的指导性基础研究。

  “王旭同学,你来讲讲吧,刚才成果的情况你也都听了,这会儿评审也结束了,我看你一直愁眉紧锁的,聊聊你的看法吧,有什么不足的咱们也好尽快改进。”

  庞教授显然也注意到了一直在皱眉思考却一直一言不发的王旭,就干脆让他发言一下,谁都知道王旭就是个聚宝盆,敲一下没准就能掉块金砖出来呢。

  王旭回过神来,他刚才确实一直在思考,毕竟眼前这个项目他也就是来旁听一下,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他们的发现过程,因为这又是一次充满巧合的成果,研究高性能的还没搞出来,却搞出个特别便宜的东西。

  这东西真的应用前景特别广阔,继续搞下去可以用在服装、家居、绳索,甚至掺杂进混凝土都可以提高强度。

  这东西的应用广泛,国外也早就批量化生产了,也不是对华禁运产品,只要有外汇,可以说想买多少买多少。

  而水木这次发现的制备方法,最大特色就是便宜,无论是从原材料还是加工工艺方面来看都相当的便宜。

  王旭来听听他们的思路,华夏人在降低成本方面总是有千奇百怪的想法,而且时不时地就能把一些产品用白菜价生产出来。

  这可不是光凭人工便宜就能实现的,你要说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靠人工便宜,但大规模量产的各种化工产品可大多靠的是大工业生产,而不是简单地堆人工。

  你没看丑国、小日子的人工那么贵,他们的化工照样能生产出价格极其低廉的产品。

  这在科研上就体现出需要一些特别的思路,以及一些特别的方法,这可是颇具含金量的一种科研实力。

  所以,王旭这次本来还真的是来取经的,打算学一学人家的思路的,但最终的总结却是真的就是一种巧合,这就让他颇有一种肝疼的感觉,所以才会走神走到评估体系上去了。

  ——

  (还有)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