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8章 离子实验室_工科生的华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切肯定都和王旭无关,他就是一朵纯洁无瑕的小莲花,怎么可能掺和进这种争权夺利之中去呢。

  整个水木现在都知道王旭整出来的两个超大型项目都充满了机遇,这才开始两个月,就已经有好几个国家级成果诞生了。

  如果光是出论文也就罢了,这些项目里还充满着金钱的腐朽味道,那叫一个,香。

  所以,各种托关系,走后门的事情真心没少发生,哪怕是高校里,这样的事情也同样不可避免。

  高校说起来是象牙塔,但学术能力和人品三观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所以这样的事情同样不会少,只不过可能社会上争抢的资源和高校里争抢的资源有所不同罢了。

  王旭放出来的两个大项目那就是资源,就是所有高校教师眼中的香饽饽,能掺一脚,那就是赚到,各种跨系,跨校合作的请求如纷纷雪花飘落。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压缩机被姑苏和帝都出手拿下的消息早就传遍了整个水木,并且正在以风暴般的速度向着整个高校区扩散。

  毕竟专利都卖出去了,上亿的实际收益放在那里,未来还有一成的分红。

  据说,苏省帝都刚刚开始建厂,意向订单都已经纷至沓来了,毕竟可以不用外汇直接购买的压缩机,买到就是赚到。

  这年月的冰箱,只要能生产出来,别管什么质量,就没有卖不出去的。《编辑部的故事》里还专门有一集讽刺这个现象来着,那冰箱的动静就和拖拉机似的,还不是照样打广告往外卖。

  水木为了先吃螃蟹的两个城市的利益,同意了后续的三家转让名额可以押后半年,让两个先吃螃蟹的城市可以有一段利益独享期,这个条款据说以后也会写入专利池的标准转让条款之中。

  这个消息肯定是上了新闻的,华夏七点新闻把它作为科技类的简讯,用一句话播报了一下。

  帝都本地新闻更是做了完整的新闻放到晚间本地新闻中播出。

  姑苏肯定也不会例外,报道得只会更长更详细,苏省新闻自然也得报,虽然不是苏省主导的,王旭不是很能同理苏省的领导的心情,这干啥都不自己商量的行为习惯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其实,这个年月的新闻的主要传播途径并不是电视,毕竟九十年代初国内的电视普及率还不到10%。

  这个年月新闻的快速传播依靠的主要是广播,华夏人民广播电台的影响力其实要比华夏电视台更大的。

  而报纸则是具有可以反复阅读的能力,不会因为时间问题而错过重要新闻事实,所以,是绝大部分识字的人最重要的新闻来源。

  但报纸的影响力主要是在城市里,而广大的乡村主要靠的是收音机广播和各村的大喇叭。在广播室读报纸和上面的政策,大喇叭是这个年代很多富裕乡村最重要的新闻发布途径。

  当然还有些贫困山村,连电都没有,那就只能靠口口相传了,也就是村支书组织大会然后讲给大家,通知不到位那是常态,能有个消息都是组织能力过硬的体现。

  后世由于各种基础设施的普及,让华夏没有了消息的死角,再也不会出现与世隔绝的情况,真的可以说是功德无量。

  ——

  (还有)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