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9章 苏省的重视(二)_工科生的华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考察真的就只是应付差事,除非你是专门承接政府项目的,普通的生产企业都对考察没什么好感。

  没啥用不说,还浪费人力物力,一不留神还会被穿小鞋,麻烦得紧,毕竟这年月的企业,别管是什么性质,只要没上到一定规模,那就真没什么合规的。

  只要想查,一查一个准,要么怎么说九十年代就是蛮荒时期呢,后世有一句讥讽圣母的话,叫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放到这个年月的企业上,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安全的死还是危险的活,这些小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后者。

  后来华夏特别热衷于打造企业航母,就是那种超大型的企业,不能不说是这个年代遍地落后小厂引发的一种执念。

  所以,即便是对于私营经济比较开放的姑苏地区,那些企业主也都不愿意去接待各种考察。

  但圆周真的不能不接受,他们还指望着省里给安排个好展位呢。

  想来看,就看吧,想问什么就问吧,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至于吃饭喝酒,应有之义罢了。

  于是,考察很愉快地结束了,几支队伍,分别带着无比的震惊和无限的希冀回到了各自的部门。

  东西是好东西,但一样好东西绝不会引发省一级政策调整,关键是他们知道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

  这个专利仅仅是水木计划市场化的大批专利中的一个试水产品,仅仅是凭借和发明人的同学关系弄到的,而那个专利池才是真正的大头,那里面肯定还有大鱼。

  现在水木的专利池内容还不多,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去推广和销售。这是什么,这就是机会,领先别人一步的机会,这个年代的官员,那对于GDP的追求是刻入骨子里的。

  他们仅仅只是评估了一个小厂的产品性能与产能,按照乐观一些的估计,他们很快给出了一个相当夸张的预估。

  这个不起眼的小厂加上建设中的二期新厂,很可能在投产当年就做到年销售额将近十亿,出口接近一亿美元,这可是很多大型国有企业都无法达到的成就,相当于在市里直接造就一个大型企业。

  而这,仅仅是那个专利池的冰山一角,在其他省份不知道的时候,在其他城市不了解的时候,充分利用信息差,是这些沿海省份能够快速发展的法宝。

  虽然比不上帝都直接守着水木大学,苏省或许争抢不过。但自己这边第二个知道,第一个建厂,如果还不能比其他省份抢占先机,那就真得骂自己一句废物点心了。

  所以,他们甚至都没等到广交会开幕,就派驻了专员专门来水木盯着这个事情,有了专利马上汇报上去,能抢的赶紧抢。

  甚至苏省都为此修改了一些原来的计划项目,尽可能地腾出足够的资金,就等着专利的出笼。

  周峰他们一家子也早就讨论过这个专利池不知道多少次了,当他们得知这边随时都可能有一些新技术冒出来之后,特别是听到机械系新列入专利池的“空气压缩机”全套技术,那叫一个眼馋啊。

  这东西简直就是金矿,傻子都知道生产出来就会赚钱,但是投资门槛为两个亿,无论如何,他们及家人也不可能凑得出来。

  而且吧,这种企业对于工人素质要求高,现在私人可很难开得起来。所以,他们毫不犹豫地就告知了那位曾经帮了自己的领导,赶在省里的考察队下来之前,就提前获知了消息,并做好了全盘的计划。

  ——

  (明天见)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