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1章 搭台唱戏_工科生的华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lReviewB》,毕竟第一篇关于石墨烯的各类性质研究,虽然并不复杂,但是突破性却是足够的,噱头更是十足,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

  杂志那边已经确定会刊登在下一期的杂志上了,科学刚刚刊登,下一期必然大热,杂志编辑又不傻。

  之后的各种研究就不会有这种待遇了,只能是往各自细分领域去搞,甚至还得面对世界的竞争,投稿也只能在细分领域里投了。

  这是开创者的好处,整个科研界都默认这个规则。

  当然,几位教授的介绍并不会真的介绍各种参数,而是采用了尽可能贴近生活的描述。

  比如,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结实的材料之一,用它做一根一毫米直径的绳子,可以拉起100吨的重物。

  比如,它其实是一种比玻璃和钻石透明度还高材料,即便铺一层在面前,你也看不到它。

  比如它的厚度超薄,一百万张叠在一起,才只有一张打印纸的厚度。

  结果这些内容倒是引起了各位记者的兴趣,不断向段教授追问着。

  王旭乐呵呵地看着这一切,这些内容其实都是王旭准备的,久经后世各种自媒体洗礼的他是真的知道普通老百姓爱看什么。

  哦,说王旭准备也不是很合适,准确地说是王旭提出来,苦逼张师兄具体计算的。但最终却让段教授讲了出来,不能光一个人出风头不是,段教授也雨露均沾。

  至于张师兄,工具人,透明人,他是谁。

  发布会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是追问各种可能的用途,未来前景之类的问题。

  倒是问到市里面是否会为这一科研成果做什么的时候。来的那位副市长侃侃而谈,大谈特谈技工贸,产学研,要为科技创新铺路搭桥,筑巢引凤,提出了政府和高校的一系列扶植计划。

  这些内容果然又引发了一阵记者的热情,这东西他们可就熟了,比什么科技之类的玩意好把握多了。

  然后就是相关问题一大堆地抛给了那位领导,领导乐呵呵地照单全收,问题回答得那叫一个流畅自如,挥斥方遒。

  九十年代是各种搭台唱戏的高峰期,XX搭台,经济唱戏的桥段几乎可以说是烂了大街。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二十一世纪初期,经济为王几乎成了从上到下所有政府的共识。没什么比增加GDP更重要的事情,伱可以说这个时代是混乱的,但你绝不能说这个时代是枯燥的。

  所以,但凡有个能出头的事情,各地方的政府都会想方设法地参与其中,就希望这一波能拉动一些产值。

  更何况这次这个事情还是最为高精尖领域的,其实如果说起来对GDP的影响,单晶铜要比石墨烯来得短平快的多,毕竟这东西厂子都快建好了,投产就有利润。

  但要说通俗易懂,名声响亮,那还是石墨烯独领风骚。

  领导重视,校方支持,还和隔壁也打了招呼,毕竟物理嘛,爱信不信的,隔壁厉害一些。水木当年的数学系,物理系可是被拆了,其中有一些就并入了隔壁。

  王旭再暗戳戳使点劲,和闫老师一顿神吹,然后闫老师再向上汇报,所以嘛,花花轿子人抬人,多方面配合之下,各种政策利好就仿佛不要钱一样地砸向了水木周边。

  两个地方受惠最深,其一叫中关村,其二叫五道口。

  ——

  (那个,其实我没说要切啊,下午带孩子出门玩,晚上回来更下一章,估计会晚点。)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