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基于人工智能的课堂教学分析_大嶝见闻:“炮击金门”停止三十年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和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传统的课堂观察难以聚焦和深入到师生的常态化教学中,所观察的结果对师生发展的促进效果无法充分体现。

  二、基于人工智能课堂的需求分析:

  2.1业务需求

  2.1.1以全方位细粒度的课堂教学分析促进数据驱动精准教学

  以课堂教学视频为基础,将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学校教学场景深度融合,对课堂教学过程数据进行采集和深度挖掘,帮助教师掌握数十种维度的课堂教学数据,进而应用到教学研究中,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情数据,准确分析和解读教学过程与课堂反馈,实现数据驱动精准教学。

  2.1.2快速达成教学反馈闭环,增强教学管理即时性

  全面详细的教学分析报告帮助教师及教学管理者更加全面了解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从而针对性制定教学方案。教学管理人员可细粒度了解学校整体教学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即时、高效、科学化的教学管理机制。

  2.1.3伴随式客观教学数据分析,优化教学评估方式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实现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全面、快速、全自动地分析,教师授课模式、课堂活跃度、学生情绪及行为变化趋势等信息均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同时还对教师和学生发展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优化教学评估及管理流程。

  2.1.4智能化运行模式加速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

  符合场景的教学分析指标体系,无需人工操作的全自动系统运行模式,清晰友好的用户交互界面,使教师能够快速上手,减少学习复杂操作方法的时间成本和心理负担,让教师从繁琐的人力密集型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让教育工作变得更加智能化,从而加速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的素养。

  2.2安全需求

  2.2.1数据完整性

  系统数据完整性可以抵制主动攻击,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保证接收者收到的信息与发送者发送的数据完全一致,仅被授权的用户才可修改信息。

  2.2.2保密性

  系统满足严格的的保密性要求,其中任何数据不可泄漏给未授权的个人、实体或进程,且不能为其所用。仅被授权的用户才可查看、使用和修改系统的信息。敏感数据在传输、存储过程中需加强保护措施。

  2.2.3可控性

  系统确保各个部分的运行均处于可控状态,硬件设备和数据资源须确保可便捷管理,包括对硬件设备的调试及故障排除,对数据资源访问的权限划分和数据传输操作的确认,对信息系统内发生的与安全有关事件的记录与检查。

  三、项目实施:

  人工智能课堂教学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