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十六章_金瓯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蓟州,把燕山府置于它的包围下,就这样揭开了宋金大战的序幕。

  (二)

  宣和七年①十一月二十九日,天刚蒙蒙亮,蓟州城外吹起一片“呜嘟嘟”的海角声,不多一刻,人声马声,融成一片,一队队的契丹军、奚军、党项军、鞑靼军、渤海军、室韦军、黠戛斯军、大石军、小葫芦军、汉军都高举旗帜,敲响战鼓,陆续整队而至。

  就中女真军当然是它们的主力。不但在人数上占到全军的半数以上,在军容、服装、兵甲的配备上也都远远超过其它各家军队。

  女真军几乎清一色的都是骑兵,自统帅到士兵都有铠甲头盔护身。金朝的统帅部虽然无餍止地使用人力,十余年来,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部族中十一、二岁的男孩都被签发出来,参加作战,但在战场上却非常爱护士兵,尽量要保护他们的安全,不让白白牺牲掉。事实上,大多数士兵与他们点属的将领都有血缘联系。亲属的爱与部队中上下级的密切关系合而为一,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在战斗中相互保护,是女真军的一个重要特点。

  女真将领使用的主要武器是一支一丈二尺的长枪,腰垂八棱棍,很少佩剑的。他们的后腰上还系着弓袋和箭袋,要使用弓箭时,一反手就可以抽出来,非常方便。马槊骑射是女真人的长技,几乎每个士兵都有一张或一张以上的弓。黄桦弓、麻背弓、黑漆弓,木朴头箭、铁脊箭、点钢箭都是战士们必备的武器。还有一种“鸣铃飞号箭”,飞射出去,在半空中发出嘹亮的响声,是作为信号使用的。高级将领的左右侍从们都佩带这种号箭,一般士兵却不需要它。

  女真将领在服饰上还有一个特点,他们的右耳上戴着一只金制或银制的耳环,有的形体较大,有手掌那么大小,坠在耳下,累累赘赘,对作战肯定不利,这大约是祖上多年遗留下来的习俗,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了。

  以女真军为主力,再加上其他各家人马,这支军队足足有大万人之多。这才是一支以“背盟”为借口,以杀人略地为目的的“堂堂之旗、正正之鼓”的“大张挞伐”之师。它的目标是明确的,非要把北宋政府灭亡,决不罢休。这个目标,金军上下,包括在平州城外山区里兜圈子的疑兵在内,都非常请楚。金军统帅部能够做到让全军上下明确这一目标并愿意为它的实现而奋其才智,拼出死命,这就是很大的成功。

  这是侵宋的两支大军之一的东路军。当年十月金朝决定侵宋,任命名将、皇弟阇母为东路军的统帅——都统。阇母能征惯战,跟随阿骨打不知打过多少硬仗,立过多少大功。阿骨打的禁卫部队,所谓“硬军”,多年来就归他统领。在一般的接战中,硬军隐在阵后,不出来见仗。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