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章 名医张仲景_三国:被曹操出卖,我转投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目前的情况,想要根治时疫,除了要足够水平的神医来判断病因,编纂药方。

  还需要大量有经验的医者,来逐个判断病人的病况。

  这其中消耗的药材也不在小数。

  况且宛城现在民心动荡,富户屯粮自守,豪商囤货居奇,坐地起价。

  太守则是不理政事,找不到踪影。

  至于城外驻扎的曹仁大军,更是将城围成了铁桶一般。

  任何人想出去都会被逼退,连只虫子都不让往北边跑。

  很明显,曹仁已经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若是宛城的情况再恶化,可能便要直接屠民焚城,确保万无一失。

  毕竟曹军这十几年里,屠光的城又不止一处两处。

  再加一座宛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华佗强撑着写下亲笔书信,由张仲景揣在怀里。

  因为两人接下来的情况都十分危险,再加上事态紧急,彼此也没有客套嘱托。

  张仲景头也不回,从后院将藏起来的骏马牵出,一路便向城外奔去。

  刚刚出城,便被曹仁安排的驻守士兵扣下。

  但张仲景曾在数年前出任长沙太守,后来年事已高,才退隐归养。

  并且他神医之名也算闻名当世,众人也不敢轻易冒犯。

  最关键的是,张仲景并非往北方而去。

  而是往南方的新野县奔去。

  曹仁听说之后,也是大方的给张仲景放行。

  毕竟就算张仲景真的身患时疫,那也是给新野刘备添麻烦。

  祸水东引,他又何乐而不为。

  出了宛城,张仲景疾催胯下骏马,用了两个时辰便赶到了新野县之外。

  “我乃张仲景,自宛城而来,有要事要见徐风徐鸿羽!”

  自宛城而来,吓得守兵立马把他安置在单独的帐篷之中。

  生怕他身患时疫,把刚刚管理好的新野也搅得天下大乱。

  但之前徐风严加嘱咐,不许对任何病患玩忽懈怠。

  仔细思索之下,城门守将终于还是选择暂时相信了张仲景。

  将信封送到了徐风的宅邸之前。

  拆开信件,徐风也是顿时大惊。

  一边赶往府衙,准备和刘备商量此事。

  一边又赶紧派人将张仲景接入府衙之内。

  等张仲景赶到府衙,正好看到徐风和诸葛亮与刘备等人,正在计划由谁调运粮草药物前往宛城。

  “这……刘使君,徐先生。宛城毕竟是曹操领下,你们真的愿意倾力相助?”

  实际上,援助宛城并非是徐风圣母心发作。

  而是对新野百利而无一害的举动,甚至是刘备集团迄今以来遇到的最大机遇。

  首先坐视宛城动乱,未来必有无数染病的难民波及新野。

  其次便是刘备一项以仁德著称,名望广传于四海。

  若是能在此时不计前嫌,伸手相助。

  必然是善恶立判,令天下归心,得道多助。

  在这个时代,名望的作用甚至不亚于所谓的钱粮兵马。

  所以曹操才会挟天子以令诸侯。

  若非曹操夺得大义,未必能如此顺利的一统北方。

  如今徐风便是要逐渐打响刘备的招牌,做好人设管理。

  让天下人逐渐产生一个观念,那就是刘备代表的是正统,是仁德。

  最后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地方。

  那便是徐风其实早已图谋宛城许久。

  若是能占据宛城,等同于让独木难支的新野多了一份助力。

  不仅领土和人口都能翻倍增长。

  也能令两城互为犄角之势,彼此援助。

  更增加了战略防御纵深,避免新野孤城一座,一旦被围困便坐困愁城。

  只要他们在这个关键时刻,能对宛城伸出援手。

  甚至表现的比曹军更好。

  必然能收服宛城百姓的人心,令他们感恩戴德。

  到时候无论是用何种方式攻下宛城。

  宛城百姓必然不会多加阻拦,甚至会成为他们攻下宛城的助力。

  最理想的情况,刘备集团甚至能兵不血刃,直接取下宛城。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