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04章 丁老师的研究成果_方外:消失的八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齐,每周都会亲自参加并主持工作例会,他首先开放了金山院,而且扩大了方外联盟的会议规模,让所有成员代表都列席,直接控制了局面。

  至于田仲络安『插』在总部的常务副理事长于鹏飞,反而等于被丁齐架空了,就相当于一个办公室主任。有心人在这次会议上也能注意到某些很有意思的细节,大家都已经不自觉地称呼丁齐为丁盟主,只有于鹏飞还称呼他为丁理事长,很注意分寸。

  而这次枭阳国的线索,是飘花潭发现的,然后提交到方外联盟总部。丁齐名义上既然分管研究部,这就是他应该负责的事情。

  枭阳国在不少古籍中都有记载。山海经海内南经云:“枭阳国在北朐之西。其为人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则笑,左手『操』管。”后世有关于枭阳国的记录,大多是一些野闻传说,而且都与野人有关,很多线索都指向了神农架。

  在古代语境中,野人亦指山野中未识教化之人,到了当代才完全变成了另一个意思,指的是尚未被发现的类人物种,有点像尚未完全进化成人的猿人。古代对这一类物种的称呼有很多,比如山鬼、蛮獠、山魈、山都、木客、赣巨人、『毛』人、狒狒等等,它们有一个统称就是枭阳。

  需要指出的是,山魈和狒狒如今是两种灵长类动物的名称,但古代并非如此。这两个词在古汉语中早已有之,到了近代动物学家给物种进行汉语命名时,借用了这两个词汇。而中国古人所言并非是指这两种动物,而就是如今人们所称的野人或传说中的山野精怪。

  神农架一带自古就有很多目击野人的记录,在房县志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房山高险幽远,石洞如房,多『毛』人,长丈余,遍体生『毛』。”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国家曾组织过多次科考。

  这些科考并不能说没有收获,发现了很多间接的疑似证据,比如可疑的『毛』发、粪便、巢『穴』、脚印等,但并没有捕捉到真正的标本,因而无法确定野人是否存在。无论野人存不存在,反正是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神农架野人倒有点像尼斯湖水怪。

  在古代,有关枭阳国和“枭阳”的传说记载很多,如今学术界的争议也很多。有人认为那就是大猩猩一类的灵长类动物,有人认为是南亚黑『色』人种,比如古代所说的昆仑奴之类,但都没有明确的结论。

  飘花潭潭主花昭期,在整理历代祖师留下的手札记录时,发现了有关枭阳国的记载,甚至还附了一张地图,疑是另一个方外世界的记录。本来这些野史传闻记录也当不得真,花昭期也没有去寻找的想法,但是加入方外联盟后,他觉得可以借助整个联盟的力量去探索。

  于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