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1章 拜门_抽个美女打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什么地步,其实并没那么直观,只知道这位会写诗,会写赋,连哀悼文都能写。

  呜呼哀哉……周少瑜下意识就想到这个开头,大美女写这个,不由有点乐呵。咳,要淡定。

  相比起昨日的‘盛妆’,眼下谢道韫未施粉黛显然看着顺眼多了,可惜眼下不是打量的时候,不好多看。

  谢道韫如今其实还是有一些才名的,不过到底是小辈,王羲之平日里也不怎么关注。若非周少瑜的缘故,也不会如此郑重其事直接交流。谢家家学渊源,定然不会是草包,因为周少瑜的关系,心中再次高估几分,哪想到底还是低估了,而且低估了太多。

  先是作诗,这自然难不住谢道韫,质量上也是上乘,不过经典却不至于。这也很厉害了,经典哪那么好得,何况这是突然,事先毫无准备。随后说着说着,便转到了清谈上。

  “你对声无哀乐是何看法?”王羲之又问。

  声无哀乐论是三国曹魏时期嵇康提出的观点,认为音乐本身的变化和美与不美,与人在情感上的哀乐是毫无关系的,即‘心之与声,明为二物’。

  魏晋时期清谈之风盛行,到了东晋更甚,而嵇康这位清谈侃爷已然算是早期人物了,往后的发展多了。

  说完竹林玄学又说正始玄学,完事有说元康玄学。而其中后者学说的大佬郭象,尤为反对前头嵇康的思想观念。可以说完全对立。

  好在眼下只是考校谢道韫的才能,到不是真的在清谈,王羲之并没有与其辩论,中途也从未打搅中断。

  而反观谢道韫,无论什么论点,都能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或许其中论调有些地方王羲之并不赞同,但此女如此表现,已然大大超出王羲之的预想,考虑到谢道韫的年岁和性别……王羲之不由看了周少瑜一眼,‘女中文曲’一说,还当真有这可能。

  上边几种玄学,那都是过去式,现今一种新的玄学正在兴起,后人将此称为东晋玄学,也可称之为江左玄学。其实就是现有玄学与佛学相融之后的一种理论,眼下清谈,甚至单独论佛教教义都行。

  当然了,此时的佛教,与后世所理解的佛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这年头,好多经文没有流传进来,压根还在一个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正是这个时期的融合,使得佛教进入中原之后,逐渐变化,本土化。

  嘛,反正对周少瑜而言,不管是哪种玄学,听的都是云里雾里,或许懂一点皮毛,但真深入的话,额……但这不代表不能忽悠人,无论如何,相比起眼下的佛家思想,后世的佛家显然已经完善到了一定境界。

  “喔?此论却也新鲜,不知是你本意,还是家中长辈之论?”王羲之从一开始的只听不说,一点点开始时不时辩上几句乃至赞同。

  “回大人公,此乃妾身一点浅见。”

  请收藏:https://m.bqg7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